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7篇
  免费   2113篇
  国内免费   351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792篇
地球物理   952篇
地质学   9485篇
海洋学   620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53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4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7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陕南川北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宁强组的生物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越  陈旭 《沉积学报》1998,16(3):124-131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扬子地台持续上升。特列奇期(Telychian)griestoniensis笔石带上部至spiralis-grandis带代表的时限内,地处扬子地台西北缘的宁强湾,在温暖浅海的环境中沉积了宁强组巨厚的泥页岩,其中夹含8套碳酸盐岩。在与之对应的8期小型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的不同部位建造了生物礁和生物滩。生物礁的类型包括骨架礁、生物层和灰泥丘。生物礁群落由底栖固着的造礁珊瑚、苔藓虫、海百合、藻类、层孔虫,以及非固着的附礁生物腕足类、鹦鹉螺、三叶虫等组成。通过宁强广元地区不同地点和层位的生物礁组合分析,论述它们在生态组合、生长形状和发育过程中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2.
横亘于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和大别山造山带组成了东西向巨型造山带,称为中央造山带(姜春发,1993);纵贯中国中腹的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以及康滇地轴等构成了南北向巨型构造带,通称为南北构造带;两者在陕甘川三省接壤地区呈正向交汇,构成十字形造山带及隆起带,我们称之为大十字构造,或称“中国大十字”。  相似文献   
993.
东天山石英滩金矿个碰撞造山期的浅成热液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才富  李华芹  常海亮 《矿床地质》1998,17(Z2):425-428
石英滩金矿是近年发现的北天山浅成热液金矿带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热液金矿。但同位岽年代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对比表明,它与火山岩区浅成热液金矿一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不同的是,其矿体虽然赋存于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中,但成矿作用发生于碰撞造山期(成矿年龄288×106 ~ 244×106a),受同碰撞伸展带控制,并与造山期火山<超)浅成侵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贵州瓮安磷矿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地层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瓮安磷矿当时位于川黔滇台地东南边缘,是我国晚震旦世陡山沱期主要的磷矿之一。该区陡山沱组含磷地层中发现大量低等蓝藻和真菌、红藻、大型球状绿藻、疑源类及可能的后生动物化石,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关注,尤其是最近报道从该地层中发现具细胞结构的海绵和动物胚胎化石,震动了各国古生物学界。瓮安磷矿的陡山沱组不整合于南沱组或板溪群之上,为灯影组浅灰白色白云岩层整合覆盖,以中部的古喀斯特侵蚀面为界而分为下、上两个岩性段,构成下段的白云岩—磷块岩—白云岩序列和上段的磷块岩—白云质生屑磷块岩—磷质白云岩序列。化石产于陡山沱组上段。  相似文献   
995.
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运用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衍景  杨泽军 《矿床地质》1998,17(Z1):83-86
本文讨论了该成矿模式的运用方法和程序,即首先检验研究区是否经历过较强的碰撞造山作用,其次查明研究区已有的矿化类型、特征和规律,运用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解释成矿规律,预测矿床分布。  相似文献   
996.
熊耳裂陷印支期成矿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构道背景基础上,从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全面认识熊耳裂陷金的成矿作用。在元古宙伸展张裂构造环境中生成的熊耳裂陷经历复杂的演化历史,发生多期热-构造事件和成矿作用。在区域构造背景基础上揭示印支期成矿作用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吴功建 《矿床地质》1998,17(Z6):1103-1106
祁连山造山带系由北祁连和中-南祁连两个地体组成。地应力测量表明,为水平双向挤压。大规模隆升发生在新生代。应力场模拟表明,为双向挤压造山,且北部力大于南部力。祁连山为一“厚壳薄幔”和“热壳热幔”型结构,在上地壳有较大厚度低阻层,再加上断裂发育,是一个有利于寻找与岩浆有关的金属矿的造山带。今后找矿应结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以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98.
额尔古纳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着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特别是燕山期沿得尔布干等北东向深断裂发生了大陆裂谷作用和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使之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铜钼矿床和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在空间上构成“三层楼”结构。本文阐明了额尔古纳造山带成矿作用的重要地质因素,表明成矿作用是多期复杂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99.
乌鲁木齐河“960719”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大量实测洪水数据对乌鲁齐河“960719”洪水的来源,特点及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这场洪水的重现期,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和南华造山带褶皱过程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郭福祥 《地质学报》1998,72(1):22-23
笔者阐述了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是陆上三向造山带,是在陆上无海侵的大地构造环境下,由特提斯,北西太平洋和昆仑-秦岭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NW、NE、WNW三向优徒选大地构造线的造山带 ,是由晚二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