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7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086篇
海洋学   10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采用构造岩相学分带和变形筛分、宏观与微观构造岩相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个旧矿集区构造和叠加成矿系统进行研究,深入揭示了该矿集区内锡铜钨钴铯铷多金属战略矿产富集机制、叠加成矿作用与构造岩相学结构样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认为,该区发育前岩浆侵入期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同岩浆侵入期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构造样式、后岩浆侵入期岩溶构造样式,它们在不同时间域内发生了异时同位叠加成相成矿与同时异相分异作用,对个旧叠加成矿系统和锡铜钨钴铯铷多金属成矿作用具有显著不同的控制作用。锡铜钨铯铷多金属叠加成矿系统具有9个垂向构造岩相分带结构样式,从深到浅依次为:浅色花岗岩相(VTZ8)和岩浆气成热液结晶核相(VTZ9)为黑云母花岗岩(γK2a-b-c)同岩浆侵入期构造岩相带,分布在花岗岩侵入体顶部和边部; 岩浆接触交代构造岩相带矽卡岩化相-矽卡岩相带(VTZ7),是同岩浆侵入期地层-岩浆系统耦合反应的构造岩相带; 富含残余岩浆的高温气液体系发生了岩浆-气液隐爆角砾岩化,形成进入个旧组内岩浆热流柱构造和电气石热液隐爆角砾岩相带(VTZ6);同岩浆侵入期在个旧组内构造-流体耦合作用,形成了上覆断褶式碳酸盐岩层(VTZ4)和碎裂岩化大理岩化相-电气石碎裂岩化大理岩相带(VTZ5)、远端的似层状碎裂岩化相含锡白云岩(VTZ3);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内碱性苦橄岩-碱性火山岩相带和火山喷发机构为前岩浆侵入期构造; 云贵高原侵蚀面(VTZ1)和表生岩溶构造系统(VTZ2)为后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它们叠加在同岩浆侵入构造系统(VTZ3、VTZ4、VTZ5、VTZ6、VTZ7、VTZ8、VTZ9)之中。这些新成果为该矿集区深部探测和隐伏构造岩相的预测建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余元军  万建领  闫佐 《江苏地质》2021,45(3):225-229
新疆阿图什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为西南天山哈拉峻巴什索贡杂岩体(辉长岩、霓石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组成部分,处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南天山造山带中碱性杂岩带三大集中区(库尔勒、拜城、哈拉峻)西段。自1961年在杂岩体中发现稀土、铌钽矿化线索以来,虽持续对其进行找矿调查研究,但进展均不明显。近年来,通过预研究、野外查证、样品测试等研究工作,发现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为区内铌钽控矿岩体,(Na,Ta)2O5品位最高为0.106%,Ta2O5品位最高为0.010%;首次在碱性花岗岩边缘地带发现铌钽富矿脉,(Na,Ta)2O5品位为0.278%,Ta2O5品位为0.044%。研究认为苏洪东碱性花岗岩与拜城波孜果尔铌钽矿床控矿岩体特征相似,具有重要的找矿和研究意义,推进了西南天山碱性花岗岩型稀有金属及稀土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93.
内蒙古上二叠统林西组具有潜在的较大生烃能力.在烃源岩生烃过程中侵入岩体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针对索伦地区辉长岩侵入体对林西组烃源岩的影响进行了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似层状辉长岩侵入体对围岩的影响范围仅相当于岩体自身厚度.在侵入界面的外侧,烃源岩具有变质分带现象以及有机质含量低、高熟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其根源是辉长岩体侵入时的较高温度和压力造成的.辉长岩侵入时带来的高温促进了烃源岩的热演化,并提高了有机质成熟度和生烃量;高压使围岩产生的大量裂缝为烃源岩排烃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994.
通过龙游晚中生代基性岩岩相学观察、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对岩石成因、岩浆演化和构造环境进行探讨。龙游基性岩岩性为橄榄辉长岩,Sr-Nd同位素显示为幔源特征;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经历了以橄榄石、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且未发生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橄榄石颗粒具核-边结构,富Mg贫Fe的核部Fo值为90.1~91.8,指示原始岩浆是软流圈地幔,富Fe贫Mg的边部显示橄榄石Fo值为77.4~85.3,且核-边两部分的Fo值相差较大,显示原始橄榄石形成之后受到地幔熔体/流体的交代作用。辉石斑晶大多属于透辉石,在部分斑晶的边部发育少量霓辉石。透辉石斑晶普遍具有核-幔-边结构,从核部到边部的SiO_2含量降低,TiO_2、Al_2O_3含量升高,结晶温度升高,显示原始辉石形成之后受到温度更高的地幔熔体/流体的交代作用。研究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后撤造成岩石圈地幔拉伸作用并形成赣杭构造带深部断裂后,部分软流圈物质受到地幔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并沿这些深部断裂向上侵位,经历了以橄榄石和辉石矿物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微弱的地壳物质混染,最终形成龙游橄榄辉长岩。  相似文献   
995.
侵位于柴北缘构造带欧龙布鲁克地块西北缘达肯大坂岩群中的辉长岩脉岩石Al_2O_3、CaO含量较高,P_2O_5、TiO_2含量较低,属于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低(43.17×10-6~57.53×10~(-6)),LREE/HREE值为1.82~2.77,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表现为右倾型。岩石Ti亏损,具高ThN/NbN值(3.75~8.03)和低Nb/La值(0.44~0.84)特征。辉长岩锆石的~(176Hf/~(177)Hf值介于0.282813~0.282979之间,ε_(Hf)(t)值为9.25~15.11,Hf模式年龄(T_(DM))分布在378~610Ma之间,平均494Ma。综合研究认为,辉长岩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且后期可能受到壳源富集组分的混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岩脉形成于357±4Ma,即早石炭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早石炭世柴北缘仍处于后造山伸展的构造演化阶段,而辉长岩脉是后造山伸展阶段柴北缘造山带去根、软流圈地幔上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6.
在巴西,与碱性岩- 碳酸岩杂岩体相关成矿作用复杂,产出了世界上唯一的霞石正长岩型斜锆石矿床、全球最大的铌矿床以及巴西最大的铀矿和镍矿集区,资源储量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关键矿产成矿作用研究的殿堂。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整理分析了35处与碱性岩- 碳酸岩相关的关键矿产地质特征。根据成矿作用特征,划分了4个成矿系列:①霞石正长岩碱性杂岩相关的U- Zr- Mo- REE 和萤石成矿系列;②碱性岩- 碳酸岩杂岩(正长岩+辉石岩+霓霞岩+碳酸岩等)相关的Nb- P- Ti- REE和蛭石成矿系列;③阿拉斯加型超基性岩- 碱性杂岩体相关的Ni成矿系列;④交代正长岩相关的U- P成矿系列。根据关键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5个成矿带:(Ⅰ)Lancinha- Cubato碱性岩- 碳酸岩相关REE- P- U- Zr- Ni- Mo- 蛭石成矿带;(Ⅱ)Rio de Janeiro- Rondnia碱性岩- 碳酸岩- 金伯利岩相关的Nb- REE- Ti- Zr- P- 金刚石成矿带;(Ⅲ)Ceará- Mato Grossodo Sul 超基性岩- 碱性岩- 碳酸岩相关的Ni- U- P- 蛭石成矿带;(Ⅳ)亚马逊地区碳酸岩相关Nb- REE- Th- Ti- P成矿带;(Ⅴ)巴伊亚地区与变正长岩相关的U成矿带。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为走出去寻找关键矿产资源基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7.
正内蒙古巴尔哲REE-Zr-Nb-Ta-Be-U-Th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矿体产于燕山期碱性花岗岩中,其中锆和稀土元素的储量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从矿床发现至今,国内外一些学者不仅对巴尔哲碱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做了有益探讨(Jahn et al., 2001;Zhao et al., 2002),而且对锆、铌、钽、铍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陈金勇等,2019),以及对矿床的成矿  相似文献   
998.
西吉地区辉长岩属于拉斑系列,具有高Al、低碱、低Ti、低P2O5的特征。辉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Sr、K,高场强元素(HFSE) Nb、Ta、Ce、Nd、Sm、Tb、Y、Yb相对亏损,而且Nb、Ta为负异常,具有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火山弧岩浆的特征。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缓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其曲线型式与岛弧、弧后盆地相似,形成于陆缘弧环境。U-Pb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为437. 0±2. 8 Ma,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辉长岩与西吉地区花岗岩具有相同的形成环境和非常接近的锆石U-Pb年龄,二者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西吉地区辉长岩体为板块俯冲的产物,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北祁连山海盆趋于闭合时,洋壳板块俯冲脱水,提供给地幔楔,橄榄岩发生熔融,形成的基性(辉长岩)、酸性(花岗岩)岩体。通过区域对比,认为西吉地区辉长岩与甘肃东部葫芦河群、甘肃景泰老虎山地区的蛇绿岩带中的辉长岩很可能是相同构造环境下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西吉地区可能存在由于构造作用破坏的蛇绿岩套层序的部分组成或杂乱堆积的混杂岩块。  相似文献   
999.
富铌辉长岩往往与高镁闪长岩、埃达克岩共生,被认为是具有指相意义的岩石构造组合,但豫西地区北秦岭造山带南侧该类岩浆活动却很少被发现.对寨根地区秦岭岩群中的斜长角闪岩类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在该深成杂岩中发现了富铌辉长岩,并且测得富铌辉长岩的变质锆石U-Pb年龄为484.3±1.8 Ma,与区内超高压榴辉岩变质峰值年龄相近.富铌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等高场强元素,εNd(t)介于-1.61~+0.49,相应的(87Sr/86Sr)i范围为0.714 273~0.723 936.推测其成因与秦岭古陆壳深俯冲过程中部分熔融的板片熔体交代地幔楔橄榄岩再熔融有关,经受深俯冲时有大量陆壳物质的加入,该发现为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早期存在多个微陆块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华南陆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是华南地质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洋-陆俯冲/碰撞和陆内构造两种观点之争.而华南陆块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报道以花岗质岩石为主,对构造指示意义更为明确的同期镁铁质岩浆岩则研究较少,且对已发现的少量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也颇具争议.为了更好地限定华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对云开地区新近识别出的池垌辉长岩体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其SI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得到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3.9±1.5 Ma,代表其结晶年龄.样品具较低的SiO2含量(47.81%~48.83%),高的MgO含量(13.02%~14.65%)、Cr含量(278×10-6~356×10-6)和Ni含量(120×10-6~184×10-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i=0.708 5~0.710 7,εNd(t)=-6.0~-8.2,显示EMⅡ型富集地幔的Sr-Nd同位素特征.结合区域Lu-Hf同位素、古生物、古水流等地质资料,云开地区志留纪时期发育一个受古老俯冲交代作用影响的地幔楔,该地幔楔源区在华南广西运动期间才受到热扰动而部分熔融.认为池垌辉长岩是在早古生代华南陆内造山后的伸展背景下由古老俯冲交代地幔楔熔融而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