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粤北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中钨锡铋银钼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粤北红岭、石人嶂、梅子窝、锯板坑等四个石英脉型钨矿的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相学和电子探针分析,在红岭钨矿中观察到黑钨矿与白钨矿共生或交代现象,并发现铌锰矿、(含)钨铌锰矿晶体.在石人嶂、梅子窝、锯板坑钨矿中发现较多黝锡矿,分布在黄铜矿、闪锌矿边缘,或呈乳滴状分布在黄铜矿中,部分黝锡矿中包裹锡石.红岭、石人嶂、梅子...  相似文献   
72.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沟矿床产出于大渡河韧性剪切带中段热穹窿体北端,以Te为主成矿元素的Te,Bi,Se,Ag和Cu等多元素组合型矿床.通过对研究区矿床矿体和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研究,对矿体样品、花岗岩体样品和成矿围岩火山岩微量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附近花岗岩体,矿床成因可能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多源性.  相似文献   
73.
合金以其光学特征为人们所知,将金加入到这个系统中,结晶速度惊人的加快(Yamada,1986),因此金-系统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序稳定金合金方面。对于合金的研究很广泛,但是现今可参考到的资料多数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并且能够查询到的资料已经不全。此文综合了能查询到的金两相系统的资料,尤其是在相平衡因素  相似文献   
74.
75.
76.
河北遵化市田家村金矿床碲化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对含金矿中化物物相组成和元素赋存特征开展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对此类金矿矿床成因的理解和找矿勘查工作。山东金青顶金矿床伴生的化物由于化物颗粒较小,不易被发现,以往的研究缺乏对化物元素分布的精细刻画。本文通过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波谱分析、能谱分析结合面扫描技术对金青顶金矿床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化物的种类、共生关系、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金银矿与银矿密切共生,常形成连生体,Au、Ag在连生体中不均匀分布,面扫描图局部可见金矿亮斑;Te总是优先和Ag结合,生成银矿,随着Ag的消耗金银矿开始出现,Ag被耗尽后Te与Au生成金矿,成矿后期热液中多余的金与金银矿或银矿反应生成非常规化物(如本文发现的Ag2.95Au1.83Te),当Te消耗完后生成自然金;金银矿物的生长顺序是银矿—金银矿—金矿—自然金。本研究为含金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8.
冀东峪耳崖金矿床金属矿物特征及其组合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地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研究峪耳崖金矿床中金属矿物成分的变化及元素赋存状态,对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及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EPMA)对峪耳崖金矿床中的金属矿物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氢、氧及硫同位素分析对峪耳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及硫源进行了探讨.该矿床的载金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铋矿,金矿物为银金矿.其中,黄铁矿的w(S)平均为52.34%,与理论值相比,其普遍亏硫,显示出成矿与热液有关.铋矿是本次工作重点研究的载金矿物,与金的产出具关联性.被铋矿包裹的银金矿的w(Au)要高于被黄铁矿包裹的银金矿的w(Au).据氢、氧及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峪耳崖金矿床的热液来源主要为岩浆水,硫来自深部岩浆源.结合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铋矿和银金矿等的矿物学特征及组合意义推断,峪耳崖金矿床为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并认为其深部找矿可关注Te、Bi富集异常的区段.  相似文献   
7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锗硒碲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陈波  刘洪青  邢应香 《岩矿测试》2014,33(2):192-196
锗、硒、三个元素的分析需要分别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磷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两种溶样体系,原子荧光光谱(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两种仪器进行测定,对于大批量地质样品的分析成本高、测试效率低。本文建立了在同一份溶液中用ICP-MS同一种仪器测定锗、硒、三元素的方法。样品用硝酸-氢氟酸-硫酸一种体系分解,试液以50%硝酸提取,3%乙醇定容,避免乙醇在复溶时的挥发损失,保证了试样溶液中的乙醇浓度均为最佳增敏作用所需值。试样分解过程中没有使用盐酸,避免了氯离子存在给锗、造成的损失。在3%硝酸-3%乙醇介质中硒、的灵敏度提高了2.2倍、3.7倍。同时克服了ICP-MS测定硒、难电离、灵敏度低的问题,保证了方法稳定性;CCT碰撞池技术消除了氩的多原子离子对硒测定干扰,提高了方法准确度。本方法通过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4)小于5%,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分析效率高。  相似文献   
80.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地质与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石棉大水沟矿是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独立磅矿床,并具Te、Bi、Se、Au、Ag多元素矿化。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学与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研究后,指出该矿床受韧性-脆性剪切带构造岩片和隐伏花岗岩底辟热穹隆的双重控制,以中下三叠统动热变质大理岩-绿片岩-千枚岩组合地层为赋矿围岩,热液蚀变发育碳酸盐化、硅化等。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流体属低氧逸度、高二氧化碳逸度,深成中温热液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后期受大气降水影响。K-Ar法测年与铅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一致,成矿时代属燕山早期(144.2-150Ma),与区域分布的花岗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