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2915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28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鄂西奥陶纪两河口期碳酸盐台洼中重力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鄂西奥陶纪两河口早期碳酸盐台洼中重力沉积划分为6种类型:1塌积角砾岩;2.滑动变形岩块;3.滑塌砾屑灰岩;4.碎充砾屑为岩;5.颗粒汉含砾砂屑灰岩;6,近源浊积灰岩。并指出这套重力沉积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3.岩崩塌积阶段,2,重力流发育阶段,3重力流衰减阶段。  相似文献   
102.
西藏日喀则地区恰布林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陕西北部三趾马红粘土成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玲  张云翔 《地球科学》1997,22(2):190-194
陕西府谷王大夫梁三趾马红粘土剖面中成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变化曲线表明,三趾马红粘土形成于半干旱到半湿润气候条件下,且已出现类似于黄土中古季风特征的干热-温湿的旋回性变化,并在晚期有周期缩短,幅度加强的趋势。植被以草原疏林为主,气候适宜期曾出现半湿润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4.
105.
微区分析是现代分析技术在地质研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物的微区分析,提供了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的新依据。本文以金银互化物的研究为例,讨论了在不同在因类型矿床中,金-银构成一个连续的类质同象系列,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该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和相应的地球化学场有关,从而为找矿提供了新的地质信息,拓宽了寻找同类伴生元素矿床或发现新类型矿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综合物探方法勘查福建贵安地热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东南沿海地热田主要受断裂控制,温泉多为中低温水热系统,适用于直接供热。在该区典型地热田之一的贵安地热田进行了4种物探方法试验研究: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自然电场法、地面磁测、一米测温。由于温度并非是影响电阻率变化的唯一因素,因此仅仅根据电阻率值并不能区别高温带与低温带。研究表明: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定性和定量解释所获取的电阻率分布可确定断裂构造出在地表以及向地下延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7.
大箐亚式铜矿碳酸盐浆屑和熔融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省罗茨-武定地区西矿带中元古界昆阳群大箐亚式含铜白云岩中有碳酸盐浆屑和熔融包裹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8.
黑龙江省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7个岩金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元素之间相关性及其地质意义。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进行分类,探讨了砂金样品与已知岩金样品之间的成因联系,并对砂金的可能原生金源的剥蚀程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09.
邱小平  潘淼 《黄金地质》1997,3(4):29-35
小营盘金矿赋存在稳定的缓倾斜石英脉中,但单纯的白色石英脉仅有微弱矿化,只有经过S懊断层剪切拉张破裂和叠加铁白云石化及硫化物蚀变的石英脉才能成为矿体,金矿体的顶底面常被铁白云石蚀变岩和糜棱岩所包裹,而且部分蚀变岩的金含量也达到工业品位,石英脉与蚀变岩作用构成矿体。因此,早期金成矿作用的时代大致与铁白云蚀变同期,含金铁白云石蚀变岩的δ^13C值平均为-4.13‰,Pb-Pb等时线年龄为2711±238  相似文献   
110.
The origin of Molar Tooth (MT) carbonates has been argued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which are a kind of Proterozoic carbonates especially composed of microsparite with ptygmatically folded and sheet-like structures. Biomarkers detected in the microcalcsparite from the Wanlong and Xingmincun formations in the Jilin-Liaoning area showed there are abundant normal alkanes, isoprenoids, hopanes, steranes, alkylmethylcyclohexanes, and alkyleyclohexanes, indicating a diversity of biological source: long-chain isoprenoids,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chlorophyll, such as C19, C20, a kind of major biomarkers synthesized early by isoprenoid monomers; hopanes a type of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from prokaryote, such as archae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sterane a biomarker for eukaryote; and two kinds of alkanes with C17, C18 as the main peaks representing aquatic bacteria and with C23, C24 as the main peaks representing fungi, respectively. Biomarker analysis showed that MT is the result of bacterial and algal activities, which is a kind of organisms between aerobic and anaerobic bacteria, reproducing well in normal or slightly saline sea water under weak oxidation-reduction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rapid deposition of calcite as microsparite clue to som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