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824篇
海洋学   169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湘江水系河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讨论了湘江水系河水一些主要水化学指标的特征及其环境化学效应,计算了河水的化学稳定性指数和化学侵蚀速率,讨论了该水系重碳酸盐型河水的侵蚀及沉积平衡与总盐量的相关关系,还论证了河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水热条件和地质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东南部浙江境内分布有大量新生代板内玄武岩,这些玄武岩的分布受到三条北东—南西向的断裂控制,将浙江玄武岩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区域。其中,出露于浙江西部江山-绍兴断裂带的建德玄武岩是浙江境内最古老的新生代玄武岩(约40 Ma)。为进一步认识浙江境内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本质,测定了建德玄武岩的元素组成和Sr、Nd、Hf、Pb同位素组成,并在与浙江境内其它新生代玄武岩对比的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建德玄武岩为碧玄岩,与浙江西部其它新生代玄武岩一样,碱性程度明显高于浙江中部和东部的新生代玄武岩(以弱碱性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为主)。这些玄武岩具有较低的SiO2 (41.3~42.3 wt%)和Al2O3(9.70~12.6 wt%)含量,较高的MgO(8.90~15.6 wt%)、CaO(8.92~12.1 wt%)、TiO2(2.78~3.18 wt%)和Fe2O3T(14.1~16.2 wt%)含量以及较高的Ca/Al(1.02~1.16)比值。不相容微量元素组成上与火成碳酸岩具有亲缘性,即蛛网图上表现为明显的K、Zr、Hf、Ti的负异常(Hf/Hf*=0.74~0.77, Ti/Ti*=0.70~0.74),同时具有高的Zr/Hf比值(48.5~50.1),表明其地幔源区含有碳酸盐组分。建德玄武岩具有亏损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0.7032~0.7034, εNd=5.85~5.95, εHf=7.78~8.56)和较高的206Pb/204Pb(18.491~18.554)、207Pb/204Pb(15.488~15.518)和208Pb/204Pb(38.387~38.523)比值。相比浙江中部和东部玄武岩,浙江西部玄武岩及建德玄武岩具有更高的碱含量、不相容微量元素含量、La/Yb比值和更明显的K、Zr、Hf、Ti负异常,表明浙江西部玄武岩是碳酸盐化地幔低程度熔融的产物。浙江新生代玄武岩的Ti/Ti*与Ba/Th、K/La比值之间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其源区存在两端元混合的特征。其中,以浙江西部玄武岩(包括建德玄武岩)为代表的地幔端元是由含碳酸盐的再循环洋壳熔融产生的碳酸盐熔体与亏损地幔反应形成的碳酸盐化地幔,以较低的Ba/Th、K/La和Ti/Ti*比值为特征。以浙江东部玄武岩为代表的地幔端元具有和碳酸盐化地幔端元互补的、较高的Ba/Th、K/La和Ti/Ti*比值,代表熔融残余的再循环洋壳。因此,浙江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是不均一的,这种不均一性主要是由具有成因联系的两种端元组分所控制。  相似文献   
993.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of CaCO3,Fe2O3.FeO and free Fe2O3 in the Weinan loess sec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dense sampl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CaCO3 and the ration of Fe2O3/FeO may be chosen as proxy in dices for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strata,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se geochemical indices,six stages of plaeoclimate evolution are proposed in this region since 142 ka B.P.,and secondary climate chang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based on the curves of geochemical indices.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中部0.2 ka来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错鄂CE-1孔137Cs和210Pb测试结果, 建立了该孔年代序列. 根据沉积物岩性、碳酸盐含量、介形虫壳体Sr/Ca和Mg/Ca比值、碳酸盐同位素分析, 推测青藏高原中部近0.2 ka来环境变化经历了两大阶段, 即: 前0.1 ka, 气候干 旱, 沉积环境为沼泽环境; 后0.1 ka, 气温上升, 湿度增大, 为湖泊环境. 0.1 ka来的湿度变化存在0.02 ka的周期, 其中, 1920~1940和1960~1980年前后, 为两个较为湿润的时期, 1980年以来该地区变干.  相似文献   
995.
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相关性与生油古湖泊类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山东东营盆地和南海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生油层中的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前者δ^18O多为负值,δ^13C基本为正值,两者之间相关性强,相关系数大于0.8,而后者δ^18O和δ^13C均为负值,两者不相关。通过与现代湖粕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特征的比较,得出东营盆地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为封闭型咸水或半咸水湖,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为开放型淡水湖,这一结论与两盆地生油层的沉积学和古生物学证据相一致,说明利用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可以判断生油古湖泊的类型。δ  相似文献   
996.
干旱化对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古环境变化的指标.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S1以来成土碳酸盐和红粘土中碳酸盐的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根据渭南、吉县、长武和会宁4个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土壤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探讨了不同气候条件下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指出气候的干湿程度可能是影响黄土地区成土碳酸盐δ13C值的主要原因;西峰红粘土序列碳酸盐的碳同位素记录表明,δ13C值在4.0Ma B.P.前后有一个明显增加的趋势,反映了我国西北地区上新世干旱化的发展,可能与青藏高原在这一时期发生较大规模的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997.
陆架可容纳空间对碳酸盐台地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架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及原始沉积表面构形的变化是控制大型碳酸盐台地地层叠置型式的3个主要因素。讨论了这3个变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998.
环西南太平洋与斑岩有关的碳酸盐—贱金属金矿床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铭  谭铁龙 《贵金属地质》1996,5(2):154-160
  相似文献   
999.
1000.
青藏高原RM孔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气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敬禄 《地理科学》1997,17(1):18-23
对RM孔不同成因碳酸盐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代用指标,对该区近0.14Ma来的古气候演化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