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942篇
  国内免费   761篇
测绘学   582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1313篇
地质学   2345篇
海洋学   51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地壳磁化强度模型和居里等温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观测的长波磁异常,用等效偶极源方法推导了中国地区的视磁化强度分布.因卫星的高度远大于磁性地壳的厚度,将视磁化强度转换成磁化强度的垂直积分,它代表地壳内磁性物质的区域变化,利用视磁化强度与地表热流相应关系,计算了中国的新疆和东部一些地区居里等温面的深度.新疆地区的居里面深度为35-50km,其分布形态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地貌比较相似;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居里面深度在20-40km之间,与一些作者用航磁等数据得到的居里深度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2.
扬子与华北太宙基底差异的 Sm-Nd 同位素和 REE 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文黎  高山  赵祖斌  张利 《地球学报》1997,18(Z1):24-27
本文通过对扬子崆岭杂岩和华北太华群和阜平群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 Sm-Nd同位素和REE对比研究,讨论了同时代岩石对地壳主体增生时代、地幔性质和演化规律的揭示,表明两克拉通属不同大陆岩石圈陆块。  相似文献   
93.
磁性勘查与磁法勘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勘查不同用于磁法勘查,两者不能完全相互取代。首先,两者发展历史不同,磁法勘查具有三百年以上的研究史,而磁性勘查只是近几年提出的找矿新方法,其次是找矿机理不同,磁法勘查是利用磁性体形成的局部磁场的异常,而磁性勘查直接利用介质磁性的差异,追踪磁性差异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国外新近研究开发的一种甚早期时间域电磁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浅层勘探,其探测深度为表层5m以内,重点解决在导电条件为20-30Ω·m时常规电磁法和探地雷达都难以探测的区域。由于在这三个区域有三维目标体可能具有导电性或介电性,这就要求探测系统能够在这个埋藏废物的环境区域分辨导电和介电物体,即需要同时考虑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文中介绍了正演模拟,仪器性能以及野外试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5.
全面介绍了无缆测井并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部分法。重点介绍了野外无缆测地蝇深度传输实验结果。该系统在煤田测、及钻孔丈量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公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夯法加固各种条件地基的实践中,一些工程单位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经验或理论公式,但由于这些公式往往具有局限性。故作者在考虑不同影响因素可导出不同计算公式的情况下,根据强夯加固效果,工艺参数及土性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97.
陕西勉略宁地区金、多金属矿产控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
黄土高原黄土、红色粘土与古湖盆沉积物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乐平 《沉积学报》1996,14(4):148-153
本文通过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的对比研究,讨论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红色粘土与该区重要古湖盆之一,古三门湖堆积物之间关系,并分析气候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红色粘土与上覆黄土可以是连续沉积,并呈相渐变关系。2)中国黄土与三门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带与松山负极性带。B/M界限位于L8,J亚带位于标志层L9与L15之间,大约S10-S13之间,O亚带位于S22-S33,或三门组之中。M/Ga界限对应于黄土与红土界限。并基本对应于三门组与游河组界限。3)红色粘土(三趾马红粘土)并非仅仅是中新世保德期沉积物。它包括上新统与中新统,上新世静乐组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吉尔伯特负极性带,中新世蓝田组记录了Epoch5。4)古三门湖堆积包括早更新世早期三门组(1.20—2.50Ma,松山负极性带),上新世晚期游河组(2.50—3.50Ma,高斯正极性带),更早期的三门湖沉积未出露。三门组与午域黄土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松山负极性带,游河组则与该区上部红色粘土(静乐组上段)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  相似文献   
99.
长江三峡坝区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变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岩体内存在4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裂隙并非岩体的原生构造,而属于构造成因。根据断裂内岩脉侵入、岩石蚀变作用、结构面特征和构造岩类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点。对比基底岩体和沉积盖层的构造,确认岩体中的断裂构造在晚元古代晋宁期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在燕山期黄陵背斜出现时,喜马拉雅期断块构造产生时,断裂多次重新活动,演变为新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100.
东秦岭造山带两类元古宙地壳基底及其地壳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继锋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6,21(5):470-480
通过研究南秦岭地区陡岭群、武当群和北秦岭地区秦岭群的变质基性岩等的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出东秦岭造山带分布有两种性质及不同归属的元古宙地壳,指出中、古元古代时可能一个统一的地壳基底;南秦岭的中、古元古代地壳是在扬子陆地基底上通过岛弧的侧向加积形成和,北秦岭元古宙地壳则可能垂向增生于一个富入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具古洋壳幔性质的微地块之上,研究还表明陡岭群不是北秦岭地区的秦岭群,而应属于南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