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5篇
  免费   2163篇
  国内免费   2453篇
测绘学   1891篇
大气科学   1147篇
地球物理   1705篇
地质学   4857篇
海洋学   2679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737篇
自然地理   768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RACE-PCR克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α)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卵形鲳鲹PPARα基因(Gen Bank登录号KP893147)c DNA全长1 93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425 bp,共编码474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为不稳定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转角、伸展片段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α螺旋占较大比例;预测显示,该蛋白有PPARs基因家族典型的DNA结合区(DBD)和配体结合区(LBD);序列对比表明,卵形鲳鲹PPARα基因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金头鲷(Sparus aurata)、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等有较高的同源性(81%~89%);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在人(Homo sapiens)、鼠(Mus musculus)、鸭(Gallus gallus)、花鲈、大黄鱼、军曹鱼等动物中,卵形鲳鲹的PPARα蛋白与军曹鱼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94%),与人(68%)、鼠(68%)、鸭(67%)等的同源性较低。荧光定量分析显示,卵形鲳鲹PPARαm RNA在脑、肾脏、肠、脾脏等组织表达水平较高,其次是皮肤、肌肉,在心脏、肝脏中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992.
从WGS84到CGCS2000的坐标转换,涉及坐标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大区域坐标转换精度,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针对大区域坐标转换精度较低的问题,考虑历元转换,提出融合速度场改正信息的坐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对建立速度场改正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模型用于实现CGCS2000坐标实时转换。实例表明,该转换方法不受区域范围的影响,精度高且误差在各方向上都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支撑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时,拟合精度受模型参数(核参数和惩罚因子)选择影响较大,传统交叉验证法存在计算复杂,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引入SVM模型,利用PSO全局搜索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对SVM模型进行优化,提升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同时增强模型的泛化适应性.最后基于实际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拟合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交叉验证SVM模型,所提PSO-SVM模型能够获得更高的拟合精度,并且对复杂地势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容芳芳 《北京测绘》2021,35(3):390-392
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正射影像数据生产已经成为测绘生产的常态.而正射影像的生产离不开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因此快速高效的生产DEM对正射影像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以航空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利用影像处理软件的航空影像处理模块2018年版本(GXL 2018 SP3 Aerial)空三加密后进行高精度数字地表模型匹配,并使用软件中数字高程模型的编辑(Geomatic Focus的DEM Editing)功能对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s,DTM)进行快速编辑生成DEM数据,为今后大批量DEM生产及编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5.
宋鹤宁  唐春晓 《北京测绘》2021,35(4):485-488
目前城市建筑工程规划核验竣工测量工作仍以传统测绘为主要技术手段,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背包激光扫描技术发展日趋迅速.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竣工测绘和华测HERON背包SLAM激光扫描系统两种测绘方法,探讨HERON背包SLAM激光扫描系统在建筑竣工测量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为了加快疏解企业办事堵点、痛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最大限度惠企便民,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并、联合测绘和成果共享工作.结合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际情况,探讨多部门协同的多测合一(联合测绘)管理流程,构建多测合一全过程管理数据库,开发东莞市工程建设多测合一管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管理,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相似文献   
997.
李绮  张姣 《北京测绘》2021,35(6):722-726
"三旧"改造是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掌握"三旧"改造用地的工作情况,实现对"三旧"改造项目有效地动态监控,项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可视化、倾斜摄影、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三旧"改造数据库,搭建了"三旧"改造信息管理平台,并阐述平台实现的相关关键技术.实践表明,平台在改造项目批后、改造项目建设进度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监控和管理作用,实现了"三旧"改造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998.
陈建东 《北京测绘》2021,35(6):732-736
在我国全面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背景下,为解决省、市、县三级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标准化、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共享等问题,在分析实际不足和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提出了集省、市、县三级为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思路,构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开发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数据的管理、共享和交换,有效降低了三级不动产登记部门在数据管理、软件功能开发和平台运维方面的成本,提高了不动产登记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和边坡高度的不断增加,内蒙古宝日希勒露天矿区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对矿区周围的工矿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2020年4月30日,该矿区工作帮发生体积约130万m3的大型滑坡,为研究此次边坡滑前的形变特征,本文采用39景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序列影像,以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为处理方法,获取了2019年1月4日至2020年4月28日矿区边坡滑移前的形变信息.经分析,该矿区东侧工作帮在监测时段内存在明显形变迹象,边坡滑移区域最大形变量超过1000 mm,且结合光学影像发现东侧边坡南端后缘于临滑前已出现明显的拉裂痕迹,InSAR监测结果与光学影像上滑坡发生后的轮廓位置相吻合.该结果表明InSAR技术在露天矿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它能够在快速获取影像覆盖范围内各露天矿区边坡形变信息的基础上,为地面监测设备布设位置的合理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00.
余启义 《北京测绘》2021,35(7):932-936
为了更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各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面临着数据、业务以及平台融合的新挑战.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业务研究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构建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搭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审批业务"受理—审批"一体化管理、空间信息管理以及平台对接集成等功能,对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