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黔中乌当盆地阶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玺  陈文奇  宁凡  郑军  罗维均  周涌 《地理研究》2020,39(6):1242-1254
黔中乌当盆地是贵州省山间盆地的典型代表,四级河流阶地清晰地记录了新构造运动中区域地壳抬升和盆地演化。通过阶地沉积物砾组统计、粒度分析、光释光(OSL)测年,探讨盆地的发育和演化。结果显示,阶地砾石排列指示盆地水系古流向与现代河流基本一致,砾石磨圆度变化大,分选较差,岩性继承了区域地层。砾石组合特征反映了构造抬升期盆地内强烈的冲刷剥蚀。漫滩沉积物粒度表明盆地在稳定阶段河流水动力整体呈增大趋势。T4和T3发育阶段区域以冲刷剥蚀为主并塑造了盆地雏形。T2阶地沉积特征及测年结果(177.4 ka~87.6 ka)表明中更新世末期持续数万年的沉积夷平作用使盆地基本成型。T1阶地形成时代约25ka,指示了黔中地区最近一次构造抬升和盆地的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70年代,有一些国内的冰川地质研究专家,曾在长沙白沙井以及浏阳河入湘江口处,发现过冰期砾石,并确定它们来自于湘江或者其支流,但找不到砾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93.
为解决面向航海应用的底质范围分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含砾Folk三角形的底质范围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海图底质注记转化为含砾Folk法底质类型,进而逆向利用Folk(G)三角形,将其拆解为各组分的比例,最后对海区内各组分单独插值并通过地图代数的方法整合各插值结果,生成底质的范围分布。对比实验表明其生成结果较传统的Voronio图法可更好地应用于舰船抛锚等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94.
随着濮城油田的持续性高速开发,油田综合含水逐渐上升,油水井井况进一步恶化,作为油田生产主体的机械采油井躺井频繁、管杆泵使用寿命缩短。近几年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濮城油田年平均躺井数达560井次之多,导致机械采油井维护费用增加,管杆泵投入增大,严重制约着油田的生产和经营。通过加缓蚀剂在油管内壁形成保护油膜,起到润滑作用;应用特殊抽油杆防腐止磨;应用尼龙扶正器对抽油杆体扶正,避免了钢体与钢体的硬磨;应用旋转井口通过地面人力转动改变油管与抽油杆的偏磨面;配合合理生产参数;各种配套技术的合理应用,使濮城油田躺井减少,避免了频繁作业,增加长寿井,管杆泵投入节约了19.3%。  相似文献   
95.
96.
内蒙古正蓝旗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锐钛矿富矿体,即产于北部磨石山矿带的沉积变质型锐钛矿富矿体和产于南部羊蹄子山矿段的热液改造型锐钛矿富矿体。两类富矿体在矿体规模、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化学成分、锐钛矿粒度和成矿时代及成矿机理等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沉积变质型锐钛矿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具有明显的细条纹状构造;由以石英为主的条纹和以锐钛矿、金红石、钛铁矿、直闪石(±黑云母、石榴子石)为主的条纹互层组成;矿石品位(TiO2)为5.0%~15.46%,平均值为8.64%,Fe2O3 FeO含量中等(6.99%~15.61%),锐钛矿颗粒细小(0.01~0.1mm);形成于元古宙〔(1751±8)Ma〕二道凹群变质岩系中。热液改造型锐钛矿富矿体呈透镜状,规模相对较小;矿石具有块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构造;共生矿物除锐钛矿、金红石、钛铁矿、石英外,常有较多的叶片状赤铁矿,局部有直闪石、黑云母和石榴子石;锐钛矿粒度较大(0.05~0.2mm,少数可达0.5mm),且分布不均匀;是在元古宙沉积变质富锐钛矿变质石英砂岩的基础上,经燕山晚期〔(118±3)Ma〕花岗岩侵入,遭受热液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97.
王国芝  翟淳 《河南地质》1992,10(4):278-281
信阳群分布区内的一套“含砾岩石”中“砾”的成因。研究一,经是强烈韧性剪切应变的产物,是构造成因的构造残留体。  相似文献   
98.
涌砂是影响水井寿命和水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成井工艺中多采用缠丝滤水管,有些由于井深,或井孔偏斜,排浆不彻底等造成填砾不当,致使井中涌砂,影响水质以致报废。为探索修复涌砂井,满城钻井队和一些单位,利用贴砾滤水管成井不需填砾料这一特点,进行了修复涌砂井的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
龙潭群沉积与扬子板块东段晚古生代构造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皖南部二叠纪龙潭群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向西尖灭的碎块楔;其东侧的物源区是一个近南北向延伸的造山带,广泛产出富含长石与电气石的变粒岩或片麻岩等。建议称这一造山带为东海造山带。龙潭期沉积盆地属于撞击槽,其形成是由于东海造山带向西挤压,使下扬子区地壳发生横向引张的结果。盆内结构不均一,具有北东-南西向伸长的隆坳相间格局。这种隆坳相间的格局在晚泥盆世及早石炭世沉积中已有所反映。因此,龙潭期的构造格局从晚泥盆纪即已萌生,是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00.
康定-磨西断裂带断层岩及断层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兰斌  林传勇 《地震地质》1992,14(2):97-112,T002
根据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可知,沿康定-磨西断裂带出露有碎裂岩和糜棱岩,最主要的是叠加有碎裂和糜棱岩化两种作用的断层岩。断层带经历过韧性~脆性~韧性~脆性的多类型,多期次的活动,活动性质有左旋错动,也有右旋剪切,而脆性断裂以左旋为主。较早期断裂活动时的差应力为50MPa,属于中高应力状态;到晚期活动时,差应力有所降低,约为30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