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652篇
海洋学   482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芦苇湿地根孔系统特征及其磷去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尹澄清  王为东  付强 《湿地科学》2009,7(3):273-279
为探明湿地根孔的分布特征及其磷去除机理,于2008年4~7月调查了白洋淀排污河--府河沿岸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中根孔的分布,并研究了根孔系统中3种典型介质对磷的吸附特点.调查发现,排污河沿岸苇地剖面上死根孔数目约占40%,根孔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交错带土壤的导水速率和水/土接触的有效面积.野外剖面清查发现,死根孔内部常存在着湿润而松软的颗粒填充物,由于交错带与周边水体的间歇性水文交换过程,湿地基质中存在明显的红棕色氧化性土壤.试验表明,根孔内部填充物、湿地氧化性基质土和湿地基质土3种典型介质对磷都有很高的吸附容量,而湿地基质和根孔内部不同的水流条件明显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性质.湿地氧化性基质土、湿地基质土和根孔内部填充物的最大磷吸附量分别为1 186.0 mg/kg、714.6 mg/kg和650.1 mg/kg.从吸附平衡浓度(EPC0)来看,三者无显著差别,均在0.025 mg/L左右,表明这3种介质可以吸附较低浓度的磷.而更接近田间条件的动态吸附试验中,饱和磷吸附量分别为:湿地氧化性基质土约320 mg/kg,湿地基质土约200 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约140 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的磷较之二种基质土更容易解吸.以上结果说明,芦苇湿地根区3种典型介质均有较高的磷吸附容量,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能力低于湿地基质土壤,但错综复杂的根孔系统增加了吸附表面积,使水分和土壤充分接触,从而保持了根孔系统良好的磷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62.
碱性磷酸酶能催化有机磷分解释放正磷酸盐,对湖泊治理研究具有生态学意义。以徐州市云龙湖为研究区,于2008年9月4日在云龙湖东、西两个区域共布设20个采样点,测定了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活力,研究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及其活力与营养盐(总氮和总磷)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龙湖东、西区沉积物的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最大值都出现在沉积物表层(0~3cm层),最小值都出现在底层(7~11cm层);云龙湖东区上覆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高于西区;云龙湖东区沉积物中总磷和总氮含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底层,而西区则都出现在表层;东、西区沉积物中层(4~6cm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都与其总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东区:r=0+776,n=10,P〈0.01;西区:r=0.642,n=10,P〈0.05),研究区沉积物中层是碱性磷酸酶的活跃层;东区沉积物底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其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r=0.838,n=10,P〈0.01);东、西区沉积物表层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其总磷和总氮含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963.
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的行为与入海通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Cl2。可提取磷(MgCl2-P)含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并与叶绿素a以及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OH/NaCl可提取磷(NaOH/NaCl-P)随盐度增大按指数关系下降,其含量与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HCl可提取磷(HCl-P)在河口区的行为表现为保守混合。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入海通量约517t/a,其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PBAP)的贡献为溶解活性磷(DRP)的3倍。  相似文献   
964.
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特别是超微生物成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它对于重新认识多金属结构的成矿环境、作用机理及多金属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5.
目的:观察活动性肺结核高分辨CT影像学特点及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疑诊活动性肺结核198例,入院后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T-SPOT.TB及TB-Ab检查,总结活动性肺结核高分辨CT特点及T-SPOT.TB、TB-Ab联合诊断效能.结果:11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见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各92例(82.14%),支气管管壁增厚82例(73.21%),肺实变86例(76.79%),空洞征82例(73.21%),线状影81例(72.32%),液体支气管征81例(72.32%),磨玻璃征64例(57.14%).高分辨CT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7.67%、82.56%和79.80%,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9%和73.96%;T-SPOT.TB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54%、90.70%和93.43%,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4%和93.98%;TB-Ab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28.57%、82.56%和52.02%,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09%和44.10%;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2%、95.35%和96.46%,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6%和96.47%.结论:活动性肺结核高分辨CT特异性征象为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支气管管壁增厚、肺实变、空洞征等,有助于其诊断及识别.而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效能最高,对其无法确诊病例可辅助高分辨CT及TB-Ab检查,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  相似文献   
966.
坡地氮磷流失过程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农田坡面氮、磷流失的主要过程,建立了基于次降雨事件的坡面氮、磷迁移模型。模型采用改进的Green-Ampt方程和运动波方程计算下渗与坡面流,土壤侵蚀采用修改的欧洲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用考虑了侵蚀影响与扩散作用的迁移模型计算坡面氮、磷迁移过程,采用一维对流扩散方程计算氮、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利用室内人工降雨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及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率定期与验证期模型效率系数均在0.89以上。根据坡地氮、磷流失机理,分析了降雨强度与地表坡度对坡面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磷矿石是化肥、农药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寻找磷矿石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江西朝阳磷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磷矿床,从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入手,综合分析评价了该矿外围化探异常找矿价值,指出朝阳磷矿外围找矿潜力很大,并优选出吴村和五都两个找磷靶区,希望有助于在朝阳磷矿外围寻找磷矿石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968.
铀系测年方法是研究湖泊、河口和近岸陆架的现代沉积速率的有用技术手段,是大洋多金属结核以及富钴结壳的成矿年代和生长速率、深海沉积柱状样年代的较好测年方法。近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对原有的铀系测年系统进行了升级换代,购置了金硅面垒α探头、电荷灵敏放大器、线性放大器、四路混合器和4096道模数变换器(ADC)等主要设备,同时采用串口电缆,使测量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并以配套的采集软件组成微机一体化多道α分析系统,使仪器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量分辩率≤1%(薄的241Am源);能量线性<1%(4…  相似文献   
969.
石家庄市地表水源氮、磷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磷物质的输入是造成地表水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氮、磷污染分布特征对于了解其来源及其流失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石家庄市地表水源现状及环境背景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岗南水库氮、磷污染丰水期比枯水期重;氮、磷元素形态及其流失形式均表现为非点源污染特征;汛期洪水输入是岗南水库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方式。  相似文献   
970.
分级式除磷脱氮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考虑生物除磷与脱氮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分级式除磷脱氮的工艺模式,旨在将聚磷菌与硝化菌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优势生长,以解决硝化菌与其他细菌混合生长系统在除磷与脱氮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关系,达到优化除磷脱氮目的.探讨了分级式除磷脱氮的工艺流程、优化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及研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