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327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光照强度对隐藻吸收铁和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拟条件下,通过深入研究光照强度对隐藻生长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光照强度下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差异,提出了光照强度控制藻细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最终限制赤潮藻爆发性增殖的作用途径.研究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呈指数相关关系;隐藻生长的光饱和值与光半饱和值分别为150 μmol/(m2·s)和47 μmol/(m2·s);在低光照强度下藻细胞的生长率较低,但是藻细胞却需要吸收更多的Fe和P,以及Zn、Mn、Co和Mo等微量元素,在光照强度为10 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率仅为光照强度150 μmol/(m2·s)时的十分之一,而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5倍和1倍.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导致赤潮常在光照良好天气后发生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2.
103.
羟-氟灰石是介于氟灰石与羟灰石之间的变种。这次在山东枣庄发现的羟氟-灰石产在沙沟杂岩体内的同化混染作用形成的岩石中。本文研究了它的产状、物理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模式等,讨论了它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P507负载泡塑反相色层富集岩石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漆亮 《岩矿测试》1994,13(1):52-55
研究了P507负载泡塑萃取柱色谱分离富集稀土元素的条件,并与P507萃淋树脂柱进行了对比;拟定了P507负载泡塑反相色属富集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在pH2.5介质中REE上柱率98%,用50ml2.5mol/LHNO3作洗脱液,REE总回收率达96.1%,干扰测定的Th,U,Ti,Zr,Hf等均被除法。方法用于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化工原料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部分矿种储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目前短缺的钾矿资源尚无重大突破。主要化工原料用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低。该文对不同的化工原料用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矾山铁矿床属磁铁灰石型岩浆晚期堆积矿床。可分为四种主要矿石类型,即磁铁灰石岩型、灰石岩型、灰石黑云母辉石岩型和正长黑云母辉石岩型。它们不但在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化学成分和P2O5品位等方面各有其特征,而且P2O5和TFe含量的相关性也不同.其中在磁铁灰石岩型矿石和正长黑云辉石岩型矿石中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其余两类矿石中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8.
109.
滆湖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释放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滆湖表层底泥、柱状层祥和间隙水进行理化分析,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释放。结果表明,0~20cm深度范围内,各项理化指标变化较大;大于2cm后差异较小。当提高沉积物-水体系温度、降低氧含量(或Eh),提高pH及施以水动力作用时,可促进沉积物释放进程。无菌条件对释放有抑制作用。采用实验室模拟和间隙水浓度扩散模型计算得到的总释放量分别为10.65t/a和9.40t/a,其中湖面网围区释放量占全湖总量的28.2~35.4%。建议适度控制网围养殖规模,以减少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0.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根德 《沉积学报》1987,5(1):114-124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西部(南纬2°-8°,东径170°-173°20')水深在3800-5200米7个站位柱状样中有机质、氮、的含量分析,并与沉积物中粒度、微古、底栖生物、矿物资料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的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及地球化学特征。资料研究表明:有机质、氮主要来自海水的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的沉淀物,而同时又有火山喷发时颗粒无机的加入;有机质、氮的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类型密切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对太平洋西部的沉积环境起了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