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699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中国大陆浅源强震分布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傅征祥  邵辉成  丁香 《地震》2004,24(3):15-20
考查了1900~2001年中国大陆不同活动地块浅源强震分布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并讨论将其应用在地震趋势预测中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陆西部的天山、祁连一柴达木、羌塘一拉萨及川滇地块的强震活动(Ms≥7.0)和大陆东部的中朝一鲁东黄海地块和华南地块东边界(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半段中的强震活动(Ms≥6.0),大多数(70%以上)发生在地球自转加快的年份中;大陆西部滇东一滇西地块的强震活动(Ms≥7.0),以及大陆东部中蒙一华北平原地块和华南地块东边界(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半段强震活动(Ms≥6.0),大多数(67%以上)发生在地球自转减慢的年份中。并且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在地震预报中可能作用的R值评分。  相似文献   
982.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系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南雄盆地大凤-河南街剖面和古城-坪岭剖面上白垩统南雄组25个采点,古新统上湖组2个采点的古地磁研究,经系统热退磁及倒转检验,分析出南雄组的特征剩磁方向为D=32.7°,I=27.4°,K=16.1,α95=8.4°,N=20;显示晚白垩世时期华南大陆位于14.5°N的位置,同时晚白垩世以后华南大陆可能普发生较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983.
对广东南雄盆地大凤一河南街剖面和古城一坪岭剖面上白垩统南雄组(K2n)25个采点、古新统上湖组(E1s)2个采点的古地磁研究,经系统热退磁及倒转检验,分析出南雄组的特征剩磁方向为D=32.7°,I=27.4°,K=16.1,α95=8.4°,N=20;显示晚白垩世时期华南大陆位于14.5°N的位置,同时晚白垩世以后华南大陆可能曾发生较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984.
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块面积中误差与其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的关系,在界址点精度绝对均匀的情况下,导出了正多边形地块面积中误差公式。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分析了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测算面积的精度情况,为了保障2.5%的面积精度,认为界址点测量应采用实测法的精度要求,面积检测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本文结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实践和规程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5.
沙梁铁矿与镜铁山桦树沟、黑沟铁矿床处在同一成矿带,是构成卡瓦铁矿富集区的重点支撑矿床之一,沙梁铁矿体产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22条,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度在200~1 480m之间,平均厚度在1.72~28.19m之间,全铁平均品位为22.49%~33.69%,矿石自然类型以磁铁矿矿石为主。通过对沙梁铁矿地层层序及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侵入岩及矿体特征等多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及向斜褶皱构造为主,对卡瓦铁矿富集区内其他矿床的勘查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6.
为查明滇西北贡山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特征,系统收集整理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得出4方面新认识:1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独龙江岩浆弧和丙中洛地块,二者分界为向东倾斜的高黎贡山逆冲推覆断裂;2独龙江岩浆弧属腾冲造山带,丙中洛地块属三江造山带,其间被中特提斯洋所分隔;3中特提斯洋于中侏罗世打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向西俯冲消减,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闭合;4班公错—东巧缝合带在该区已被向西逆冲推覆的高黎贡山岩群(Pt_1G.)所压覆。  相似文献   
987.
为了解富锦隆起的构造演化,研究了佳木斯地块东北部富锦隆起地区一套含砾粗砂岩-石英砂与花岗片麻岩不整合面。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95±5 Ma,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均480 Ma,其中以480~520 Ma的年龄组为主体,并含有少量年龄800 Ma的锆石。角度不整合及年代学证据充分表明,富锦隆起是佳木斯地块的组成部分。鉴于佳木斯地块缺失奥陶纪—志留纪沉积,推测这套含砾粗砂岩-石英砂岩的形成时代为泥盆纪。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佳木斯地块的变质结晶基底形成后,经历了长期的隆升剥蚀,到早泥盆世,其东部整体转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88.
下常庄中三叠世(242Ma)磁铁角闪岩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下常庄磁铁角闪岩主要由角闪石(40%~45%)、磁铁矿(35%~45%)和斜长石(10%~15%)及少量的单斜辉石(1%~3%)组成;具低的SiO_2(24.25%~38.40%)、K_2O(0.02%~1.09%)和Na_2O(0.16%~1.68%)含量,较高的MgO(6.86%~11.81%)、Fe_2O_3~T(21.69%~36.62%)和TiO_2(7.37%~13.46%)含量;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LREE/∑HREE=7.09~8.97、(La/Yb)_N=10.67~16.62),无明显的Eu异常(δEu=0.83~1.0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高场强元素(Nb、Ta、Zr、Hf)不亏损,具Pb和Ti的正异常;全岩~(87)Sr/~(86)Sr初始比值介于0.702 645~0.706 534之间,ε_(Nd)(t)值变化于-7.51~-12.59之间,T_(DM1)=2 374~2 413 Ma。上述结果暗示,下常庄磁铁角闪岩的原岩可能为角闪辉长岩,起源于受下地壳物质混染的华北地块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下常庄中三叠世磁铁角闪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与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的峰期时间一致,暗示它们可能形成于中生代早期洋壳俯冲-消减向陆-陆碰撞造山转换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89.
碎屑锆石已经成为研究区域地质演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华夏地块东部上杭盆地底部产出的含砾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开展了LA-MC-ICP-MS U-Pb测年和Hf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这些碎屑锆石主要是岩浆锆石,锆石年龄变化于328~3 403 Ma,至少记录了10期的岩浆活动事件,表明该地区曾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与华夏地块其他地区的碎屑锆石或捕获锆石一样,上杭盆地这些碎屑锆石年龄数据记录下了诸如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地壳生长事件、哥伦比亚超大陆和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与裂解、冈瓦纳大陆的聚合等全球主要地质事件,以及具有华夏地块特征的早古生代强烈的板内造山运动(武夷—云开运动)。最高峰值年龄出现在450 Ma,表明研究区附近最为强烈的事件是加里东运动(当地称作武夷—云开运动,或者广西运动)。Hf同位素数据表明,?Hf(t)=-27.2~19.8,绝大多数εHf(t)值小于0,两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 124~3 979 Ma,峰值1 800~1 900 Ma,表明其早期岩浆活动主要与大规模的新生地壳有关,而晚期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形成地壳的大规模改造,古老物质的再循环,很少有新生地壳增生。  相似文献   
990.
文章在分析扬子地块西南缘与前寒武纪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与有关的重大地质事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域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划分了区域金属成矿系列,较详细地论述了主要成矿系列的组成及成矿规律,总结了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多金属矿床及成矿系列。认为本区成矿作用属于多期次成矿,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古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以及若干个小的成矿作用;1.7Ga—1.5Ga、1.1Ga—1.0Ga、中新生代是3次规模、强度较大的铜矿成矿作用,形成了研究区内规模较大的诸多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