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探矿工程》2011,(5):10-10
本刊讯福建省地矿局近日公布"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矿产地质、广义地质等领域的12项目标任务,全面勾画出"十二五"福建省地勘事业和地勘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蓝图,在全省地勘系统干部职工间引起广泛反响。  相似文献   
562.
2011年5月,对福建省197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院长刘建安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激情澎湃的红五月,他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本火红的证书,值得他一辈子珍藏。因为,这是他情系煤田20多个春秋留下最美好的印记。  相似文献   
563.
本次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中福建省海岛海岸线修测采用了地面调查结合遥感调查的技术手段,重新统计了福建省海岛的数量,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精确掌握了福建省海岛海岸线的长度、海岸线类型及海岛的面积等数据.分析了福建省海岛海岸变迁的原因以及本次海岛海岸线修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4.
福建省海岛的形成、分布及开发利用方式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海岛地名普查工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给普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较大困难。文章以福清市海岛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为基础,对在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565.
福建东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至1987年我们在福建东部做了深部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福州、漳州两地区存在上地幔软流层的隆起(底辟),岩石层变薄,并有次级底辟发育于20-30km深度,说明地幔热活动强烈,两地热田有深部热背景. 2.惠安至龙海一线大致呈北60°东为一低阻断面,该断面的地下电性结构和洋壳地电结构相似,推测该断面是向上仰冲的古洋壳与陆缘的缝合线. 3.永春、同安地区壳内高导层埋深明显比其它地区浅,是有希望的地热远景区,需进一步做工作.  相似文献   
566.
福建雁石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石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可作为碎屑岩沉积区的代表性剖面来研究。首次发现和研究了本剖面的粘土岩层,鉴定为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它能和广布华南的界线粘土岩层对比,并与当时的火山活动有关。界线附近较丰富的动物群的采集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测试,提高了界级划分精度,揭示生物更替规律,证明两系之间为整合的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567.
陈卓  金凤君  杨宇  王伟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8):1086-1095
交通流是社会经济空间联系的直观反映,其距离衰减规律对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意义重大。利用2016年10月份的福建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以县区为基本单位,识别高速公路流O-D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模型法模拟省和县区2个尺度上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规律,并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高速公路流距离衰减规律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结果显示,①高速公路流主要集中在0~200 km与0~200 min区段,较好地契合了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与交通流的时空断裂特征;②省域层面上,高速公路流随距离的增加有显著的衰减趋势,当采用路网距离、幂律型衰减函数时,距离衰减系数为2.674,显著高于常规所选数值2;③不同县区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速度在空间上呈显著的圈层模式,与高速公路流的空间分布形成较好的耦合关系;④距离衰减规律内生于社会经济空间联系格局,不仅影响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也会受空间秩序演化的影响,一定条件下,节点的对外社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会随节点规模、人口与经济密度的提高以及区位条件的优化形成自我加速的反馈过程,形成循环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568.
《岩土力学》2008,29(3):700
被正式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中的福建宁德核电站丁2008年2月18日正式动工。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秦屿镇的备湾村,濒临东海,南距福卅I143km,北距温州113km,是我国第一个在海岛上建设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569.
福建省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对2010年福建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得出福建省2010年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各县级行政区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大部分县和县级市的承载力为高承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对超载和严重超载的区域分析其超载的原因;从政府、工厂负责人、居民等角度提出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0.
为探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福建省CO2排放分解为CO2强度效应(△CF)、能源结构效应(△CN)、经济规模效应(△CY)、能源强度效应(△Cl)和人口规模效应(△Cp)5个影响因素,探讨福建省1978--2010年期间CO2排放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0年期间,福建省C02排放增加了5817.10×10^4t,年均增长率为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福建省CO2排放增加的核心因素是经济规模扩张和人口增加,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能源强度的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和CO2排放强度变化不是福建省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比较不同城市化阶段发现,经济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能源强度抑制CO2排放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