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地震层析是根据多道地震数据估算速度结构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针对海上科拉拉-康坎(Kerala—Konkan)地区一条以前识别出似海底反射(BSR)的地震测线东段的多道地震数据,采用2D方法得到可能的速度场结构,并推测气体水合物,游离气的存在。层析模拟由反射相识别和不同源-接收器位置的走时拾取组成。利用这些拾取采用射线追踪技术进行正演和反演来得到2D速度场。本次模拟调查区的模型第一次显示出细微速度结构。2D模拟揭示了速度场沿地震线研究段的横向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薄层沉积物盖层(约50—60m)的速度为1770至1850m/s。在海底之下具高P波速度(1980—2100m/s)的沉积物层被解释为水合物层,水合物层的厚度在110—140m之间变化。在水合物层底部有一低速层,速度为1660—1720m/s,被解释为游离气层,厚度在50—100m之间。本次调查表明在海上科拉拉-康坎(Kerala—Konkan)局部地区水合物之下存在游离气。  相似文献   
32.
为揭示阿舍勒矿集区深部地质结构,提取深部找矿信息,2019年开展了该矿区二维地震反射采集与攻关试验。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与原始资料品质一般,处理中突出了精细静校正、多域叠前噪音衰减、多次速度分析、叠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实践表明,层析静校正与全局寻优剩余静校正结合,能解决地形复杂区低信噪比资料静校正问题;采用叠加均方根速度构建初始偏移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较好地刻画深部地层结构、区域大断裂、岩浆通道、局部隐伏岩体等,为矿区深部找矿靶区优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3.
静校正技术是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地震成像的核心技术,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厚黄土戈壁区受低速层速度低、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在传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了改进的层析反演静校正处理技术,核心技术包括精确的初至拾取技术、分偏移距从浅到深逐步迭代的回转波层析反演技术、等速面静校正计算技术.通过这些技...  相似文献   
34.
E.F.Laine  阎贫 《世界地质》1990,9(2):38-43
为了构造蒸汽驱油范围内重油砂的层析图像,需要得到井间地震速度及高频电磁(EM)衰减数据,用了初至地震波来构造两井间的一块10m宽、8m高的垂直平面的彩色层析图像,用两个高频(17及15MHz)EM透射层析构造了20m宽、8m高平面,速度层析图明显地指示了一面岩层、其上、下都有油砂,EM层析图则指示了一更复杂的有页岩夹层的油砂地质,最深的EM层析图显示出了活动蒸汽区的上部,并指出了页岩层下蒸汽运移的通道,这些结果显示了井间整个平面的详细结论,并提供了一更好的方法,来理解蒸汽驱油环境的原地重油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35.
36.
地震层析地球内部密度分布横向不均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使用Woodhouse和Dziewonski等分别用S波和P波层析分析提供的,以670km深度为分界的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震波传播所反映出的横向不均匀的球谐函数系数,假定地幔内部密度与正常水平的偏离分别与P波和S波的速度Vp和Vs成比例(下地幔δρ=γδVp,上地幔δρ=σδVS2),并用一组新的球谐函数系数表示全地幔密度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比例系数γ=0.199,σ=3.13×10-5时,该全地幔密度模型可以70%恢复Dziewonski提供的下地幔密度模型,50%恢复Woodhouse提供的上地幔密度模型.合成密度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分别由P波和S波速度异常所提供的地幔密度分布特征;2.所有穿过太平洋中部的剖面均明显地显示出一个低密度异常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幔边界;3.所有大陆下部均存在一个高密度异常区,而且深入到1200-1300km深度处;4.由密度异常的正、负交替基本上将部分地区地幔分成为3层,其深度依次为:第1层25-1300km左右,第2...  相似文献   
37.
38.
应用于地质勘探和矿产开发的地震层析成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