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3篇
  免费   1655篇
  国内免费   2944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249篇
地球物理   583篇
地质学   11082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90篇
自然地理   62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456篇
  1991年   434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阐述了莱州湾东部滨海砂金的物源、地貌、水动力、第四系、新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成矿条件以及砂金的富集特点,对该区砂金的成矿远景进行了区划和评价,初步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砂金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2.
胶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雾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旭然 《海洋预报》1997,14(2):58-63
本文从海-气之间的差异及时空分布、环流特征、大气低层温、湿场的属性入手,对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雾的特征及成因做了初步探讨。归纳出海雾生成的三种类型:低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弱冷蜂型。为海洋预报、服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壳幔结构、地球物理背景、沉积物结构、多层关地幔和构造样式等方面,达木盆地与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类伸展盆地具有可比性,应该归属 展性盆 。盆地伸展和收缩作用相间进行,伸展起因于地幔底辟;而收缩受两人因素影响;(1)盆地伸展作用受相邻造山带反作用诱导的挤压应力;(2)板块碰撞传递的远程板内应力。在此基础邮新的构造期达木盆地演化的“双层模式”,即地幔上隆-地壳伸展;被动挤压+板内应力-地壳收缩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研究了注射生物胺(多巴胺、5-羟色胺)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离子转运酶活力和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生物胺(DA、5-HT)对凡纳滨对虾鳃丝总AT- Pase、Na -K -ATPase、V-ATPase活力的影响均显著(P<0.05).而对HCO3--ATPase活力和渗透压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渗透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注射DA组AT- Pase、Na -K -ATPase活力在6h内呈峰值变化,分别在1h、3h达到最大值,在6-12h时稳定在对照组水平,12h后逐渐升高,于36h时达到最大值后降低,而V-ATPase活力在实验时间内呈阶段式升高现象,在36h达最大值后降低;注射5-HT组ATPase、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增加而降低.至9h达到最小值,9h后趋于稳定,V-ATPase活力在48h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注射DA、5-HT处理组血淋巴渗透压分别在6h、9h内呈明显的峰值变化.分别在1h、6h达到最大值,然后分别在6h、9h后趋于稳定,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07.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阴阳离子含量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Metrosep A Supp4-250型阴离子柱和Metrosep C 2-150型阳离子柱,以1.8 mmol/L Na2CO3 1.7 mmol/L NaHCO3和4 mmol/L酒石酸 0.75 mmol/L吡啶二羧酸为阴阳离子淋洗液,用离子色谱仪来测定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阴离子Cl-、Br-和SO42-浓度和阳离子Na 、NH4 、K 、Ca2 、Mg2 的浓度。特别是针对高Cl-和高Na 背景下Br-和NH4 的测定做了专门分析,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建立了一套离子色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常见的阴阳离子含量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海浪预报知识讲座 第一讲 海浪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1,18(1):82-84
第一讲海浪及其危害1海浪的定义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海水波动现象。一般指的海浪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在观测到的资料中[1],有许多关于实测最大波高的记录:1933年2月7日在北太平洋,美国海军的莱梅帕号油船观测到最大波高达34米,周期14.8秒和波速102公里/小时的海浪;1956年4月2日苏联调查船“鄂毕号”在印度洋的南纬40度风暴区域,于风速35米/秒时,使用立体照相测量得到最大波高为2…  相似文献   
109.
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颜廷壮 《海洋学报》1992,14(3):12-18
本文用相关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形成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沿岸上升流与台湾暖流的相关关系较之与风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上升流的月际和年际间变化趋势与台湾暖流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合浙江沿岸海底地形特征,本文认为,台湾暖流与地形的共同作用是该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因子;风的影响一般不是主要的。关于琼东沿岸上升流,由于它与琼东沿岸西南风出现频率的月间变化趋势相当一致,从而进一步证实,该上升流主要由西南风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0.
El Nino事件成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日晨 《海洋通报》1991,10(5):9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