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405篇
海洋学   28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刘兴权 《云南地质》1998,17(3):280-285
因为翡翠毛料外部有一层皮壳,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判别内部的质量。不法商人常利用这一特征,在皮壳上做假,以假乱真,谋取暴利。真假翡翠毛料的鉴定,是翡翠鉴定中难度最大,涉及知识面最广,经验最为重要的鉴定技术。近年来,我们在鉴测过程中,通过看、掂、照、刻、敲、触、烧、测试等一系列方法,来鉴别真假翡翠毛料,同时总结出假翡翠毛料的常见类型、做假的方法,并制定了一套鉴别程序。  相似文献   
982.
翡翠B货的简易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罗刚 《云南地质》1998,17(3):315-316
采用肉眼观察法、放大观察法、热针法、敲声法和比重法可以快速鉴定翡翠B货。据笔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多观察,勤实践,就可以提高识别翡翠B货的能力。  相似文献   
983.
采用历史资料,评述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气象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演变、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开展以及科研成果情况。  相似文献   
984.
赵金科 《地质论评》1948,13(Z2):257-258
广西西部下三叠纪地层发现於一九四○年春季,嗣后调查续有发现,今已知者计有凤山县巴川、雅里、天峨县巴更、凌云县逻楼、东蓝县窄山?及田东县阽灯等六地点。含菊石化石甚丰,经初步鉴定已知包括七十余属,内有十余新属。今以属名为标准,可分为四层带,  相似文献   
985.
刘同良  王昭  赵光德 《岩矿测试》1998,17(4):319-320
1997~1998年度地矿部地勘设备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于1998年5月15~18日在西安召开,40多位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充分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其技术水平,盘活现有设备资产,发挥资产存量的作用,节...  相似文献   
986.
拟建某社区住宅楼工程场地存在一条北西向断裂,定名为F断裂。通过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开挖、断裂断错地层分析等工作,鉴定了F断裂的活动性,评价了断裂对社区住宅楼的工程影响,提出了工程设计和断裂避让的处理措施。本项研究是断裂的活动性鉴定在工程建设具体应用的实例,对其它相关工程断裂活动性鉴定及其工程影响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7.
《地震学刊》2014,(6):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988.
《地震学刊》2014,(2):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989.
β-mannanase is an enzyme that is commonly expressed in environmental bacteria. It degrades hemicellulose found in plant material and recycles nutrients back into the environment. Because this enzym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biodegradation and has recently been applied in industry,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acterial isolates found in soil samples from Schirmacher Oasis, Antarctica, and Sabah, Malaysia that were capable of degrading mannan. A total of 9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Antarctica and 30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Malaysia exhibited β-mannanase activity. These bacteria were differentiated and clustered using their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profiles, and the β-mannanase activity of these isolates was tes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H. Five out of 9 Antarctica isolates and seven out of 30 Malaysian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16S rDNA sequences. Identified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Antarctica were: MP1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P2 (Bacillus pumilus), MP5 (Bacilluspumilus), A40 (Arthrobacter sp.), and C27 (Arthrobacter oxydans). Identified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Ma- laysia were: Y1 (Paenibacillus sp.), Y2 (Bacillus sp.), Y16 (Paenibacillus sp.), Y18 (Paenibacillus sp.), A7 (Paenibacillus sp.), B26 (Streptomyces sp.), and D4 (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 β-mannanases produced by the Antarctica bacterial isolates MP1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A40 (Arthrobacter sp.) were active at 5℃ and 20℃, respectively, while the β-mannanase pro- duced by the bacterial isolate from Malaysia, A7 (Paenibacillus sp.), was active at 35 ℃.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