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7篇
  免费   3927篇
  国内免费   8139篇
测绘学   507篇
大气科学   748篇
地球物理   1464篇
地质学   22965篇
海洋学   1540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868篇
自然地理   97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794篇
  2021年   896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797篇
  2015年   881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965篇
  2012年   1185篇
  2011年   1157篇
  2010年   981篇
  2009年   958篇
  2008年   995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698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781篇
  1996年   724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637篇
  1993年   597篇
  1992年   677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报道了徐淮地区5个早白垩世adakitic岩体全岩的Pb同位素组成和其中3个岩体的锆石IA—ICP—MSU-Pb定年结果,并讨论了岩浆源区的性质和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早期的构造演化。结果表明,班井、丰山和蔡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7±1Ma、129±2Ma和131±1Ma。利国、班井、夹沟、丰山和蔡山岩体的全岩(^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初始比值分别变化于17.957~18.620、15.508~15.655和38.129~38.710之间。综合早白垩世adakitic岩石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以及继承锆石年代学和其中榴辉岩类捕虏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华北克拉通东部徐淮地区早白垩世adakitic岩石的岩浆源区以断离的扬子克拉通俯冲板片(基底物质)为主,并有拆沉的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参与。这与扬子克拉通沿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构造模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2.
《岩石学报》2008,24(12)
《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坚持"百化齐放,百家争呜",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岩石学报》主要报道有关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3.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不是来自大气降水的直接入渗,而是地表水渗漏补给。(2)流域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分别接受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河水补给。(3)潜水和承压水的起源相同,属统一的地下水系统。(4)地下水径流表现为倾斜平原区径流强烈,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径流迟缓,地下水以垂直蒸发运动为主.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4.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历史发展与今后工作之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学锦 《中国地质》2008,35(3):357-374
区域性与国家性的地球化学填图已取得进展,如何在可期待的未来以极低密度采样获得周期表内大多数元素在全球的分布,有赖于对填图理念的更新及采样介质、采样部署与采样方法研究的进展。英国Webb等发现在数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汇水盆地之河口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其分析结果可大致逼近其上游汇水盆地内土壤中元素之平均值。挪威及中国的研究工作表明在更大河流(其汇水盆地达数百、数千以至数万平方千米)的河口采样,这一规律依旧适用。看来,这种分形规律还可进一步延展至世界上一些汇水盆地达数十万至百万以上平方千米的主要入海河口,但这方面尚需作更多的研究。在这种新的填图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为实现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短期研究与试点计划和长期全面实现之规划。  相似文献   
125.
杭州泗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岩或改造-重熔型花岗岩的泗岭岩体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高硅、碱、钾而明显贫钙、镁;高(K2O Na2O)/CaO值(平均16.79)和AKI指数(平均0.92);FeO*/MgO比值大(平均13.9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而与世界A型花岗岩平均值(13.4)相近;岩石为弱碱性、准铝-弱过铝质,富含稀土元素、HFSE元素,高Rb、F和Nb,反映其具A型花岗岩的成分特征。泗岭岩体氧同位素δ18O为 8‰~ 9‰,反映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该岩体侵位于拉张的构造环境,是晚白垩世早期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同时也反映了区域性孝丰—三门湾大断裂与学川—湖州大断裂在晚白垩世早期处于拉伸阶段。  相似文献   
126.
河南汝州、鲁山一带罗圈组冰积层之上的东坡组以页岩、粉砂质页岩及粉砂岩为主.笔者发现了东坡组夹有白云岩透镜体及白云质粉砂岩、砂岩.白云质粉砂岩具有与东坡组页岩不协调的软沉积变形.白云岩透镜体和白云质粉砂岩具有明显的δ^13C负偏.白云岩透镜体的δ^13C为-4.19‰~-6.18‰.白云质粉砂岩的δ^13C大部分为-2‰~-4‰之间.因此认为,东坡组的白云岩透镜体及白云质粉砂岩、砂岩与华南震旦纪盖帽白云岩及南华纪Sturtian冰期冰积层之上的碳酸盐丘和菱锰矿类似,为冰积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泄漏释放的CO2和海水中的Mg^2+发生快速反应快速沉淀而成的,即东坡组的白云岩、白云质粉砂岩、砂岩为冷泉成因.  相似文献   
127.
采用镍锍火试金法结合ICP-MS分析了12个北大别白垩纪镁铁-超镁铁岩样品的Ir,Ru,Rh,Pt和Pd的含量,结果显示铂族元素(PGE)的含量较低,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PGE分布模式呈正斜率型,PPGE相对原始地幔略微亏损,而IPGE强烈亏损,Pd/Ir值远高于相应的地幔比值。这些镁铁-超镁铁岩中PGE的强烈分异是地幔低程度的部分熔融过程中,PPGE主要受硫化物控制,而Ir则存在于非硫化物相如尖晶石,可能还有合金之中造成的。同时,铂族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这些镁铁-超镁铁岩是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8.
西秦岭熊山沟岩体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位于西秦岭天水东南部地区的原百花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岩体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研究,从中解体出熊山沟岩体,并初步了解了该岩体的岩浆活动规律。熊山沟岩体早期岩石类型为斜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K2O含量较低,K2O∕Na2O比值为0.33~0.42;晚期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K2O,K2O∕Na2O比值为1.01~1.43,岩石属拉斑-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Th、Hf、Nb、Zr等元素;稀土元素以富集轻稀土,无铕负异常或铕负异常不明显为主要特征;氧同位素值较低(δ^18O为+3.32‰),岩石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9.
四川木洛稀土矿床碳酸岩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洛稀土矿床成因上与碳酸岩-碱性杂岩密切相关。碳酸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CaO/(CaO+MgO+FeO+Fe2O3+MnO)比值在95.7%~99.6%,为方解石碳酸岩。碳酸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P,高Zr/Hf和La/Nb值,低Sm/Nd和Rb/Sr值,暗示岩石来自富集地幔EMI。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木洛碳酸岩是在峨眉山地幔柱地幔遗存物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再次活化的产物,但碳酸岩熔浆在上侵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碳酸岩-碱性岩熔浆带来大量稀土元素,并在喜马拉雅造山期造山运动派生的局部引张部位成矿。  相似文献   
130.
冈底斯东段的鲁朗-色季拉和墨脱-崩崩拉一带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墨脱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9-22Ma;鲁朗花岗岩的^40Ar—^39Mr年龄为1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花岗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某些埃达克岩的特征,表现为高SiO2(65.60%-76.40%)、Al2O3(12.32%-17.23%)、Sr/Y(2.41-86.46)、(La/Yb)。(6.65-56.14)比值,低Y(4.23×10^-6-39.40×10^-6)等特点。呈典型的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Eu为正到弱负异常。本区中新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陆壳的硅铝质成分和镁铁质成分的重熔,不同于具埃达克岩成分的冈底斯中新世含矿花岗斑岩。以中新世花岗岩侵位为标志,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的初始伸展可能在22Ma左右,早于冈底斯中段(20M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