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74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稀土是一种微肥,本试验将不同剂量的稀土施于伊盟沿河地区的小麦和玉米,测其对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生理反应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小麦以亩施50克稀土效果最好,玉米以亩施70克稀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4.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_2O_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ug/g)为:CeO_2、Pr_6O_(11)、Nd_2O_3、Sm_2O_3、Tb_4O_7、Ho_2O_3、Er_2O_3,Tm_2O_3、Lu_2O_30.4,La_2O_3、Gd_2O_3、0.2,Dy_2O_3、Y_2O_30.04,Yb_2O_30.02。6次取样分析,各杂质组分加入量为10ug/g(CeO_2为2ug/g),加入回收率在84%~112%;RSD<13%。方法可用于纯度在99.99%~99.9995%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中新多型体的HR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研究了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系列中氟碳铈矿(B)/直氟碳钙铈矿(S)的混层结构。发现并确定了B_5S_2(IH,3R)、B_5S_4(3R,6R)和B_(18)S_(10)(IH)规则混层矿物中5种新多型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以及理论晶体化学式等。HREM研究揭示出,在B_mS_n(m>n)型规则混层矿物新多型体的结晶过程中,成矿地质环境是复杂的。阐明了这些多型体是由该系列矿物中的氟碳铈矿(B)和直氟碳钙铈矿(S)结构单元层以不同比例沿c轴方向的有序堆垛构成。  相似文献   
46.
新疆东部基性超曲性岩常成群成带分布,明显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可分为蛇绿岩套型和岩浆侵入型两种,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喀拉通克岩带黄山岩带,为来源于上地幔的原始岩浆经分异,结晶而成,文中对这两类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矿床中各类型矿石中的锡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及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各成矿阶段锡石中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量和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成矿物质及稀土元素具多来源性,岩浆岩及围岩中稀土酚模显示其具有同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48.
采用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稀土添加量、镀液pH值和电流密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并结合试样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对镀层的破坏形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长石和铁白云石,无稀土矿化;铁白云石常常出溶铁质而自身则形成方解石。霓石和方解石形成略晚,常常与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共生,出现强烈的稀土矿化;而无解理的方解石则形成于更晚的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并出现强烈的铌、稀土矿化。铌铁矿分布在氟碳铈矿中和赤铁矿边缘,为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早期结晶的矿物如碱性长石、铁白云石稀土矿化弱,岩浆晚期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稀土元素和Sr等进入岩浆热液中,并在热液结晶矿物中富集,甚至在非平衡结晶的石英中产生强烈的稀土矿化。结合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拉曼探针很好的揭示了这一地质过程。同时为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矿化的热液交代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
韩召峰  周清锋  邓涛 《江苏地质》2002,26(4):214-215
方解石经超细粉碎后通过水力分级分成若干粒级;考察细度对方解石白度的影响;运用高梯度强磁选考察弱磁性染色杂质对方解石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