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50篇
  免费   5959篇
  国内免费   13071篇
测绘学   807篇
大气科学   1539篇
地球物理   1408篇
地质学   44359篇
海洋学   1885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826篇
自然地理   1105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195篇
  2021年   1254篇
  2020年   1112篇
  2019年   1291篇
  2018年   973篇
  2017年   1032篇
  2016年   1322篇
  2015年   1440篇
  2014年   2311篇
  2013年   1699篇
  2012年   2134篇
  2011年   2268篇
  2010年   1906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1841篇
  2007年   1660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419篇
  2004年   1412篇
  2003年   1444篇
  2002年   1455篇
  2001年   1634篇
  2000年   1495篇
  1999年   1566篇
  1998年   1720篇
  1997年   1676篇
  1996年   1604篇
  1995年   1520篇
  1994年   1398篇
  1993年   1274篇
  1992年   1643篇
  1991年   1545篇
  1990年   1261篇
  1989年   1050篇
  1988年   185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应用显微光度术、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原位微分析技术并结合均一温度测量对胜利油气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中有机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区分出两类有机包裹体,即原生有机包裹体和次生有机包裹体。结果表明两类有机包裹体特征不同,二者物质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热演化程度等差别也较大。结合地质分析表明原生有机包裹体是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烃类运移产物,具“自生自储”特点,而次生有机包裹体是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烃类二次运移的产物。沙三段是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层位,因而是寻找油气资源的主要目标层。研究表明,有机包裹体是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等成藏系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2.
63.
64.
矿床谱系是对成矿多样性的理论概括,而成矿多样性又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致矿地质异常决定的.本文论述了山东省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相似文献   
65.
66.
大磨曲家金矿位于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主脉的NE延伸部位.矿区内已发现矿脉25条.通过对玲珑金矿田的成矿条件分析和东风矿床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7.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金属物质、硫和成矿溶液主要来自深部基底的岩石,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可进一步分析控矿地质条件及今后在该区有效地寻找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68.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论述了广西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探讨其快速评价方法有关问题。认为该类型矿床在风化壳中的稀土氧化物含量具有分带性,一般存在上贫下富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铈族稀土上富下贫、钇族稀土下富上贫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关于探讨找矿快速评价时,指出:应尽量收集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踏勘选点、择优评价工作中涉及有关样品采集及半定量与定量分析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70.
对广西岩溶区三个铅锌硫化物矿床风化带观测结果表明,中低山岩溶区硫化物矿床具有更强烈的风化淋滤作用,但次生晕面积较小;岩溶平原区硫化物矿床风化与元素表生迁移特征较相似于非岩溶区的情况,表现在可产生较宽的pH偏低带和较大面积的次生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