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979篇
  国内免费   41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47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413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石立明 《探矿工程》2003,30(3):25-25
绳索取心钻进打捞内管时 ,有时卷扬钢丝绳会断在钻孔 (或钻杆 )内 ,若无法上钻捞取 ,常用棘刺式钢绳捞取器 (其结构如图 1)。干筋用 16mm的钢筋制作 ,“棘刺”用 10mm的钢筋制作 ,由于受钻孔(或钻杆 )内径限制 ,干筋不能太粗 ,因而“棘剌”也不能太粗、太长 ,其和干筋焊接强度也不高 ,所以其搅缠钢绳时 ,钢绳易滑脱而难以缠紧 ,强力提拉时 ,棘刺易变形或脱落 ,使打捞失败。为此 ,我们设计使用了鱼叉式钢绳捞取器 (见图 2 )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 1 棘刺式钢绳捞取器   图 2  相似文献   
62.
李振学 《探矿工程》2003,30(6):43-44
介绍和总结了某矿区ZK552钻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输液瓶式”特大型“倒裂隙”的探索和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63.
赵大军  郭威  于萍  计胜利 《世界地质》2003,22(3):309-312
导/定向钻进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对环境无害的地下管线铺设技术。通过综合经济比较分析,说明了导/定向钻进技术在管径大、埋深大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明显经济优势。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技术水平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在该技术发展规模、工程应用领域、新型高技术含量、钻机的工作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认为我国应在钻机的机电液一体化、施工过程自动化控制、配套泵组及泥浆系统、钻进规划软件开发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碎岩方法,近年来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简要阐述了冲击旋转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一些冲击器新品种及其相关的钻进新工艺,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钻进中,由于钻进在地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到得钻进中当前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通过均角全距法原理,可以近似地描绘出当前钻孔的空间实际轨迹,并确定钻头的位置。应用这一原理,同时运用VisualBasic语言和AutoCAD绘图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一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绘制出当前钻孔轨迹,并可实现对钻孔轨迹的调控,从而保证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6.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总被引:60,自引:10,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 2 0 0 0年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统计分析表明 ,大气能见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冬、春、秋三季及全年日平均年际变化表现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能见度较好 ,前期和末期能见度较差 ,2 0 0 0年能见度迅速好转 ;夏季能见度年际变化在 1997年以前与其他季节相反 ,1995年能见度最差。大气能见度与同期地面气象条件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比较表明 ,春、夏、秋三季以空气湿度、PM10 和风速为主要影响因子 ,冬季以PM10 、SO2 、空气湿度和风速为主要影响因子。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呈反相关 ,与风速的相关性较为复杂 (有时呈正相关 ,有时呈反相关 ) ;高湿度 (相对湿度 f≥ 80 % )、小风速 (地面风速u≤ 2m·s-1)和雾是造成低能见度的主要气象条件 ;污染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冬季最为明显 ,秋季次之 ,夏季最差  相似文献   
67.
2002年11月30至12月4日,北京持续4天大雾天气,空气污染物在持续的稳定层结条件下,空气质量连续3天达5级以上。文中分析了大雾天气各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此次过程中天气形势的特点及演变,并对造成大雾日空气污染天气的物理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WNW气流、稳定性持续增加、逆温层结持续存在、低空风速较小、相对湿度大,导致局地污染物不能及时随大气扩散;1000~700hPa有弱的上升气流形成和维持,与500hPa高空下沉气流之间在低空的某层高度上形成稳定层结(逆温层),导致大雾及重污染的形成;850hPa为暖区,850~500hPa为冷平流,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加重。  相似文献   
68.
The amplitude-phase characteristics(APC)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annual cycle(AC)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re analyzed.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for the 20th century and meteorological reanalyses for its second half,it is found that over l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SAT ACamplitude with annual mean SAT dominates.Nevertheless,some exceptions exist.The positive correlation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is found over the two desert regions:in northern Africa and in Central America.Areas of positive correlations are also found for the northern Pacific and for the tropical Indian and PacificOceans.Southward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nual mean snow-ice boundary (SIB) position,the shape ofthe SAT AC becomes more sinusoidal under climate warming.In contrast,northward of it,this shapebecomes less sinusoidal.The latter iS also found for the above-mentioned two desert regions.In theFar East(southward of about 50°N),the SAT AC shifts as a whole:here its spring and autumn phasesoccur earlier if the annual  相似文献   
69.
空气湿度和风对体感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人体感觉到的环境空气的冷热程度,除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空气湿度和风的大小有关。体感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随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相似文献   
70.
应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利用本溪市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市空气污染物TSP和SO2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预报方程,并对这2种污染物分别进行了预测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