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46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包气带水入渗过程中水化学组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利用多功能观测竖井,通过采集、测试包气带水溶液中的水化学组分,研究了包气带水在入渗过程中水化学组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利用氯质量平衡法分析了包气带水中化学组分变化机理。结果表明:(1)包气带水入渗过程可导致不同深度的包气带水化学组分浓度发生变化;(2)粘性土层对包气带水入渗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包气带水仍然可以穿过粘性土层,水中的化学组分亦随之下移;(3)包气带水向下运移过程发生了水化学组分的混合。  相似文献   
82.
塔河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岩性差异大,地层压力变化大,局部区域有高压盐水层和膏盐层,开孔尺寸受限,给钻井工程带来诸多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坐封斜向器开窗侧钻、定向随钻扩眼、膨胀管和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 TK7-640CH井的钻井实践表明,以上技术在塔河油田奥陶系饱177.8 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能够封隔复杂地层和异常压力系统。就侧钻井技术难点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结该井实钻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塔河油田老井的恢复及再生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3.
王玉训 《北京测绘》2014,(2):117-119,46
隧道工程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工期长,投资大;施工作业面窄小、条件差;测量精度要求高,为保证隧道的正确开挖和贯通,必须始终有精确的测量工作给予保证。本文从断面支距法与直角坐标法优劣比较入手,结合一个典型隧道断面,介绍如何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快捷、准确的隧道开挖轮廓放样及检测。  相似文献   
84.
针对陕北地区油藏类型的特殊性,依据容积法计算模型,对控制储量计算中确定含油面积时的扩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青岛胶州湾北岸广泛分布厚层海相沼泽化软黏土,为研究穿越厚层软土时压力型锚杆的适用性,开展了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型锚杆和承压型囊式扩体锚杆的现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分散型和承压型囊式扩体锚杆极限承载力离散性较大,难以满足锚杆验收标准;相对于极限粘结强度和局部受压承载力,锚杆成孔曲率导致的锚固体整体失稳可能是穿越厚层软土的压力型锚杆极限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滨海基坑工程中穿越软土的预应力锚杆,建议优先采用拉力型锚杆。  相似文献   
86.
公路隧道钢拱架的架设方式以及受力特征是公路隧道竖井初期支护建设的关键。以云南省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泰和隧道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开口箱型挂钩安装钢拱架的快速施工方法,研究楔形块对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开口箱型挂钩安装钢拱架,提高了竖井施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的时间成本,楔形块能够较好地控制围岩的变形。研究结果为竖井初期支护钢拱架快速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作用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尤为严重,为保护基础设施正常运营和人民财产安全,针对普通锚杆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不良表现及抢险救灾中不能快速形成锚固力的缺陷。文章结合可回收锚杆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和扩大头锚杆的锚固优势,提出一种可快速形成锚固力、可重复利用、高承载力等特点于一体的新型锚固结构,并对其构造组成和工作机理进行探讨;结合现场试验对该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有利于保持边坡安全稳定,为该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8.
何世鸣 《探矿工程》2015,42(2):74-78
根据目前国内外预应力抗拔抗浮桩、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的优缺点以及使用的局限性——长螺旋钻机对于桩径>800 mm或桩长>30 m的桩力不从心,研究了应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桩及钢筋钢绞线笼系列技术,用于一个直径1 m、桩长60 m的抗拔桩工程,采用旋挖成孔,可实现在工程桩上进行大吨位试桩,受力合理,节省资金和工期,实践证明该系列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曹俊 《地下水》2015,(1):180-181
大庆油田某区块扩边区从物性、含油性及成藏规律等方面都与主体区块不同,导致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也不相同,沿用全区的油水层解释标准对扩边区新井进行解释,符合率较差。因此,有必要开展该区块扩边区油水层解释方法研究,建立适合扩边区的油水层解释模型,提高扩边区油层组的油水层解释精度。利用密闭取心井研究结果,并结合钻井取心、录井、试油等资料,建立孔、渗、饱参数模型及油水层解释模型,提高油水层解释的符合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RILD-SP扶余油层组油水层解释图版的符合率最高,图版符合率为90.3%,能够作为最终的油水层解释图版。  相似文献   
90.
张学龙 《湖南地质》2003,22(2):137-138
人工挖孔桩只要配以简易的施工机具就可以将孔挖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硬土或岩层),使桩作为端承构件,不仅沉降量小,而且还能获得极大的单桩承载力。所以这种桩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由于人工挖孔桩的地下施工特性,且难以避开水源,遇水处理是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下面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几种处理方法:1 采用干海带堵漏人工挖孔桩一般采用Mu 10砖、M7.5水泥砂浆砌体或C10-C20混凝土护壁。砌体施工时,由于砂浆饱满度不密实、渗水洗刷砂浆、下轮砌体顶部与上轮砌体底部搭接处形成缝隙;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本身不密实、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