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康春山 《探矿工程》2005,32(7):29-30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对厦门湾地带采用预应力管桩沉桩超送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2.
谢英凯 《吉林地质》2006,25(4):43-45,80
本文简要介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吉林省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前景和它的优缺点以及在设计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3.
肖官富 《探矿工程》2006,33(7):24-26
福建省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大多为块石填海形成的场地,填石厚度一般5~15 m,均匀性、密实性差,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一般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中(微)风化花岗岩(埋深18~25 m)作为桩端持力层。人工挖孔灌注桩造价相对较高,工期相对较长。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一种对素填土进行换填填石后,施工预应力管桩的基础形式,造价较低,工期较短,在一定的工程条件下可以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4.
针对丽景花苑较为独特的场地地层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其基桩工程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及其施上中可能出现的利弊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论述,为合理选择经济安全的设计方案和顺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青岛龙湖D2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中,支护桩对应土层为素填土、粗砂、粉质粘土。采用PRC-I 600AB110单节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桩,桩径600 mm,桩长分别为7 m和8 m,桩端进入粉质粘土地层约3 m深。该桩刚度大,施工速度快。基坑开挖后,坡顶地面未出现明显裂缝和沉降。基坑经过监测,水平、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均在允许位移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6.
深基坑稳定性问题是重要的工程问题,其中,有效支护结构是保证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本文引入离散元法,提出了基坑及支护结构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紧密堆积离散单元构建模型初始地层,引入了离散单元团簇模型来构建表面较为光滑的管桩。以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3D构建几何模型,并根据土体的力学性质设定相应单元的力学参数。数值模拟中,通过预平衡操作实现土层的压实,进而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和管桩的变形。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有效性。这种基坑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在基坑开挖过程的稳定性预判和支护结构的有效性评价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刘林超  肖琪聃  闫启方 《岩土力学》2018,39(5):1720-1730
基于土体的三维波动模型研究了饱和土中单个管桩的竖向振动。将桩周土和桩芯土视为两相多孔介质,管桩视为等截面的圆管杆单元。在考虑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径向位移和竖向位移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土体三维波动模型的饱和土-管桩竖向耦合振动模型。借助势函数和分离变量法并考虑土体边界条件,求解了考虑土体三维波动的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竖向振动。在此基础上,考虑管桩桩端边界条件,利用三角函数正交性求解了饱和土中单个管桩的竖向振动,得到了管桩桩顶的竖向复刚度。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土体三维波动模型解和不考虑土体径向位移的简化模型解的计算结果,分析了主要桩、土参数对饱和土中管桩竖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管桩壁较薄时且低频时不应忽略土体径向位移的影响,在动态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随频率变化曲线峰值峰谷处不宜忽略土体液相的影响,管桩壁不宜过薄。管桩壁厚、长径比、桩芯饱和土与桩周饱和土密度比、剪切模量比以及桩-土模量比对饱和土中管桩竖向振动有较大影响,在进行管桩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7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复合管桩抗拔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为了便于抗拔承载力及经济效益的对比,在同一场地,试桩方案设计水泥土复合管桩2种桩型共6根,以及钻孔灌注桩2种桩型共5根,对其分别进行单桩抗拔静力载荷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和基桩施工造价的分析后认为,在提供相同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时,水泥土复合管桩上拔位移量是钻孔灌注桩的1/3,而造价仅为钻孔灌注桩的80%;管桩的顶部连接采用张拉机械套筒连接是安全可靠的。采用水泥土复合管桩以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施工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