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土塞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苗  刘俊伟  俞峰  谢志专 《岩土力学》2011,32(8):2274-2280
对淤泥质黏土互层以及粉土两种土层条件下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土塞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场及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管桩径厚比越大、土层条件越为坚硬则形成的土塞相对高度越大。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易形成闭塞现象,而上软下硬的情况则易导致土塞的滑动。沉桩过程中,管壁端阻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两者比值不随土塞高度变化率及沉桩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管壁端阻与锥尖阻力的相关性与土层条件密切相关,对于淤泥质黏土和粉土而言,两者比值分别为0.59和0.81。土塞的分层与地基土层分布基本一致,且分层界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土塞形成过程中挤密效应是显著的,黏聚力则因扰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直剪试验显示,土塞抗剪强度的时效性是显著的。粉土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效土塞高度约为5~6倍桩径,为整个土塞高度的70%;而淤泥质黏土中有效土塞高度大于4倍桩径。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2.
有孔管桩能够有效地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时空消散,减轻沉桩效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但桩身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会削弱桩体承载力。为探讨桩身开孔对管桩承载性状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在软土地基中开展无孔管桩和3种不同布孔方式的有孔管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对竖向荷载下引起桩顶沉降及桩身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获得了各种管桩的Q-s曲线、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可知,星状开孔有孔管桩的桩身轴力削弱情况最小,双向对穿有孔管桩的桩侧摩阻力最大。  相似文献   
33.
柳孝荣  罗兴 《探矿工程》2009,36(3):60-62
在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隧道基坑支护工程的粉细砂复杂地层中首次成功应用了CMW工法,与钻孔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和SMW工法等相比,具有污染小、造价低、速度快和施工质量好等优点。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CMW工法施工的优点、工艺流程、设备选择、施工方法、安全管理要求和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34.
沉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是产生管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物流加工区二期工程,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沉桩后超孔压的消散规律及管桩的极限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吹填土中管桩时效承载力公式供工程参考使用,并进行吹填土现场各测点沉桩过程及沉桩后孔隙水压力的监测,验证模拟结果的同时探讨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及消散规律。模拟得到沉桩后桩底超孔压随时间消散, 20d后消散率达到97%; 管桩的时效承载力随时间增长,并与超孔压的消散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得到吹填土中管桩承载力的时效公式以供工程参考使用。现场孔压监测表明深度增加,超孔压增大; 离桩越近,超孔压越大; 土层渗透系数越小,超孔压消散越慢。施工对土体的有效影响范围为9~10倍桩径。  相似文献   
35.
当前静压桩做为基础处理的常规手段得到普遍应用,但在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影响桩身质量的缺陷处理方法却没有统一的规定,探讨和研究静压桩的缺陷补强方法是静压桩施工中的重要课题。介绍了静压桩受横向力折断后采用桩管内灌注钢筋混凝土桩心补强加固处理的成功案例,为静压桩的缺陷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在Geddes应力公式的基础上,对新型带肋预应力管桩的环状凸肋产生的影响做了假设:环状凸肋的受力可等效为对其下部土的挤密作用,即产生附加应力;为了方便计算,把该种附加应力简化沿环状凸肋两倍下部长度矩形分布的桩侧摩阻力,并推导出了适合新型带肋预应力管桩单桩沉降的计算公式;然后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近,可做为工程估算。  相似文献   
37.
曹小飞  黄宇 《探矿工程》2013,40(1):66-69
在西安地区,随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个别工程项目甚至出现了在南方饱和软土地区常见的因桩身上浮导致单桩承载力大幅降低的工程病害。结合西安地区东郊某静压管桩(PHC)工程的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挤土效应和桩身卸压回弹造成饱和黄土场地静压PHC管桩出现场地隆起、桩身上浮形成“吊脚桩”的原因和机理,并据此提出了针对饱和黄土场地管桩施工所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8.
叶彼武 《福建地质》2013,32(1):75-78
低应变法是检测PHC管桩完整性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以工程实例探讨PHC管桩低应变法检测要点,注意事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9.
肖章寿 《福建地质》2013,32(2):161-166
根据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和受力状况,通过对预应力敞口管桩与闭口管桩的荷载-沉降试验,结合国内外专家对"土塞效应"的研究,对比分析了敞口管桩与闭口管桩的Q-S曲线形态,研究了两种桩的沉降特性,得出敞口管桩与闭口管桩的不同承载机理及沉降。  相似文献   
40.
PHC管桩和预制方桩受力性状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忠苗  喻君  张广兴  王立忠 《岩土力学》2008,29(11):3059-3065
通过在同一场地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和预制方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对比试验,比较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异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发现其侧阻和端阻的发挥规律与预制方桩相同,但在PHC管桩和方桩侧表面积相近的条件下,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时,两者的侧阻和端阻发挥程度不同,PHC管桩平均单位侧阻比预制方桩低8.1 %,而端阻比方桩高24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