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深海虫虫记     
晓惠 《海洋世界》2012,(2):22-25
环境恶劣的深海并非一个不毛之地,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进步,庞贝蠕虫、玉钩虫、萨马乌贼蠕虫……越来越多的深海原著民正在进入人类的视野。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仍普遍认为深海生物非常稀少。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当时主要通过水下摄影来调查数千米深处的海底生物,发现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照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
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山脉西部的维多利亚陆地,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岩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这是一片贫瘠的区域,地面上散布着砾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它拥有奇特美妙的地形,这儿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干谷底部有时存在着永久性冷冻湖,冰层达数米厚。但在这崎岖不平的极地冰冻土壤下,居住着南极蠕虫。  相似文献   
23.
埃洛石是一种天然的管状粘土矿物,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室温条件下通过钛酸丁脂的水解反应在埃洛石上负载了TiO_2。分别在避光条件和紫外光照射下,通过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研究了埃洛石和负载TiO_2埃洛石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通过亚甲基蓝被吸附和降解的量,评价了样品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由于复合了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负载TiO_2埃洛石能迅速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其降解速度要快于纯埃洛石,因为纯埃洛石只有吸附性能。这是埃洛石应用研究方面的一次新尝试。该研究对大气和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和降解必然有积极的指…  相似文献   
24.
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网络故障诊断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工作。一般当网络发生信息不通、不能浏览Web等连通性故障时,故障现象比较明确,容易观察和定位故障点,此类故障解决起来并不困难。然而最令人头痛的是网络是通的,但网速变慢。此类故障常见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5.
目前已知中元古代(1600~1000 MaBP)生物化石多产自硅化碳酸岩, 它们以个体很小(通常15~20 mm)的简单球形、丝状化石类型为主, 其中大多被视为蓝细菌. 页岩是保存中元古代生物圈古生物信息的另一来源, 球形、具刺疑源类、及丝状化石通常见于中元古代页岩. 报道产自我国山西中元古代汝阳群的一个不寻常的管状化石组合, 其中有具分枝的管状丝体; 有具环形螺旋加厚的管体, 它们可能是灭绝生物用以适应干旱环境的管状结构物.  相似文献   
26.
下寒武统澄江化石库提供了探索早期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及辐射的绝好窗口。本文描述了可能为鳃曳动物古蠕虫纲具网状骨板的蠕虫新属种——Tabelliscolex hexagonus。新属种体表覆有按六角形排列的小瘤组成的两种类型的骨板,相似的骨板可见于寒武纪古蠕虫类以及叶足动物表面,故新属种对于了解叶足动物和古蠕虫纲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南秦岭东段早二叠世早期管状蓝细菌生物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南秦岭东段的陕西旬阳三里峡发育有较好的生物礁 .它主要由各种钙质管状体 (Girvanella ,管状蓝细菌 ,疑源微生物等 )建造而成 .礁体走向近南北 ,由藻屑和各种有孔虫堆积成的生物碎屑滩构成了该礁体的基底 ,在此基底上粗枝藻类通过障积作用形成最初的障积礁灰岩 ,随后大量钙质管状体和菌藻类迅速形成大规模的粘结礁灰岩 .在礁体侧部为隐藻灰泥灰岩 .该生物礁在礁体结构、形态和生物造礁方式等方面与地台区生物礁极为相似 ,反映了造礁生物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其造礁能力的适应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8.
29.
在蠕虫综合防御思想的基础上,应用各种防御技术,设计1个校园网蠕虫综合防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不同类型的Agent独立运行,互相协作配合,共同进行蠕虫防御。系统中采用疫苗更新机制,提高了整体效率。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对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能够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0.
刘建清  谢渊  赵瞻  林家善  杨平 《地球学报》2012,33(5):740-744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峡东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对比,认为是目前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可靠的后生动物化石,可能系一新的种属。文中同时结合埃迪卡拉生物群及其上下层位生物群研究现状,简要探讨了其在生命早期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