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数据库对地下管线的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进行了科学管理、查询与分析,为管线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帮助;同时,结合徐辛庄敬老院供暖项目,借用Sketch Up软件对其地下管网进行了三维建模,实现了对地下管网的三维漫游、查询、分析,为设计合理的供暖方案提供了帮助;最终依据管道设计规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设计了一条科学、合理的供暖管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92.
地下管线在校园建设中非常重要。随着校园建设的飞速发展,校园地下管线数据与日俱增,传统的数据处理、存储、维护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利用数字测量技术采集管线数据,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管理数据势在必行。本文以校园地下管线为例,使用AutoCAD、ArcGIS和ArcEngine高效地完成了以Geodatabase模型为基础的管线数据采集、处理、入库等工作,提高了管线数据的质量,实现了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和建库是一项烦琐而又复杂的工作,加之人为干预因素较多,不科学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不完善的软件系统无形中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和出错概率。本文依据多年来在青岛、伊春等地的地下管线探测经验,开发出了一套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系统采用了数据一体化采集技术,升级并优化了传统的管线数据处理、建库模式,实现了数据集成式管理,基于Auto 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实现了图库联动模式的数据编辑、修改、更新等功能,充分利用了图形显示、数据存储各自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地下管线探测项目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围绕地下管线的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其跨平台性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Three.js的三维管线建模可视化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地下管线抽象成圆柱体,使用WebGL开源框架Three.js针对从后台获取到的二维管线矢量数据进行批量建模可视化。通过实验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普通的浏览器渲染三维地下管线,摆脱了插件和本地应用程序的制约,实现了二维图形窗口与三维图形窗口在同一页面中的整合与交互。  相似文献   
995.
城市地下管线采用承插式接口连接,管线结构的连续性与否取决于接口刚度。然而,现有研究大都假定地下管线为连续结构,忽略了接口转角对管线变形的影响。开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两阶段有限元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盾构下穿不同接口刚度管线的变形特性。发现非连续管线的薄弱接口导致其整体抗弯刚度明显小于连续管线,且接口转动导致非连续管线具有更好的与土体协调变形能力。因此,盾构下穿施工引起的非连续管线沉降明显大于连续管线。非连续管的结构连续性假定将大大低估管线沉降。盾构下穿引起的接口转角与地层损失呈线性关系。基于系统的有限元参数分析,建立了区分相对刚性、柔性管线的无量纲组。针对相对刚性、柔性的非连续管线,分别建立了管节相对长度、管-土相对刚度与接口转角的预测方法,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新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盾构穿越地下管线的接口转角,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996.
《岩土钻凿工程》2010,(3):31-32
一直以来,CASE水平定向钻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无论是在“山城”重庆地下管网林立的岩石层,还是在“死亡地带”新疆阿克苏松散的卵石层,都能成功的穿越。非凡的施工能力,与钻机自身的品质、精准细致的管线探测以及高质科学的泥浆配比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具有的优势,以及在光纤入户市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带来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98.
基于Biot固结理论,并结合接触算法,考虑了海水流经管线时的尾流效应,建立了波浪荷载作用下裸置管线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将此模型应用于黄河口埕岛油田裸置管线在位稳定性计算,分析了尾流效应对裸置管线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黄河口不同地质分区的裸置管线稳定性校核曲线。  相似文献   
999.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建设规模不够、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等原因,对于地下管线的精准探测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地下管线探测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研,详细梳理了常见地下管线的分类、材质、规格以及敷设方式,分析了不同管线的地球物理特征,并重点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主流地球物理方法(如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等)和非地球物理方法(如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的应用原理、发展概况、探测优势与应用局限.总结得知,无论是单一探测法,还是综合探测法,都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其中,利用电磁感应法探测金属管线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包括追踪小口径电力、通讯电缆都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而探地雷达则是当前探测非金属管线的首选工具.两种方法互为补充,是地下管线探测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但其抗干扰能力和仪器的探测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非地球物理方法也在近些年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对主流的地球物理方法做了很好的补充.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3S、信息网络、数字测绘等技术联合应用,建立健全集成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侯惠儒 《北京测绘》2012,(3):101-103
伴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城市测绘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仪器。GPS网络RTK技术、电子水准仪、三维全景采集车、数字城市、探地雷达、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正是这些科技发展的前沿。介绍了这几种常见新技术、新仪器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