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1294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3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偏岭石及其有关的变高岭石过去用五般鉴定结晶矿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定为“非晶质”矿物;后来刘长龄用X射线衍射分析末照相高功率长时间拍照,见到有中,低强度的衍射条4.4-4.1,等多条;4.4A及2.2A等,二者有区别射线衍射仪强度曲线分析也有不同,而均属于准晶质或半晶质。  相似文献   
52.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虑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地震响应分析确定饱和粉土层受到的随机地震荷载,进一步探讨了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技术,以及利用此种试验分析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形成判别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可能性的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介绍聚晶立方氮化硼和聚晶金刚石及其制品的发展情况,论述了聚晶时的配料处理,粘结剂成分与添加量的确定,传压介质的选择及超硬材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54.
55.
变斑晶晶内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斑晶晶内包体径迹的成因研究是当代变质岩岩石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方向。变斑晶是联系变质的变形的重要媒介,对研究造山过程及机制、p-T-t轨迹,褶皱作用机制,变质过程,变形过程、物质运移机制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晶内包体径迹按几何形态分为9大类,综合当前的模拟结果,观察事实,分别对其成因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首次报导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量铁粉晶胞的磁致伸缩系数。还原铁粉样品原位磁化后 ,铁立方晶胞产生磁致伸缩效应 ,晶胞参数的变化引起衍射峰位置和晶面间距的变化。实验测得铁晶胞λ1 0 0 为 3 .3 3× 10 - 4,此结果表明铁晶胞的微观磁致伸缩系数比棒状、薄膜或粉末压片的系数大约 16倍。对此现象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指出大块材料中的粉末多晶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 ,从而使得宏观磁致伸缩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57.
广东茂名高岭土煅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名高岭土进行煅烧,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得到了茂名高岭土在不同温度点煅烧的性能参数,并确定出其非晶化转变的温度是550℃。同时对煅烧过程中的煅烧温度、恒温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茂名高岭土的煅烧过程中,适当延长恒温时间可降低非晶化转变的温度,缩短恒温时间,则非晶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58.
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热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海泡石的热相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相变过程与沉积型、热液型海泡石相变过程明显不同,其相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0℃以下保持海泡石相;800℃以上海泡石相转化为斜顽辉石相。  相似文献   
59.
王勇生  朱光  刘国生 《矿物学报》2004,24(3):271-277
摘要:根据郯庐断裂带南段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同构造矿物组合、黑云母的存在以及长石的变形行为,推测其变形.变质温度为400一450oC。bo值分析表明.这些糜棱岩是在低压环境下形成的。在流体作用下。糜棱岩中的绿泥石既可以交代其它矿物而形成,也可以直接从流体中结晶形成。交代其它矿物所形成的绿泥石为Ⅱ型绿泥石,其结晶度值介于0.21^。一0.23^。20.与温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直接从流体中结晶而产生的绿泥石初始时刻为工型.其结晶度值介于0.236^。-0.341^。20之间,多屑于近变带范畴。其指示温度要低于实际所经历的环境温度。由于糜棱岩化过程中工型绿泥石的不断产生以及工型绿泥石向Ⅱ型绿泥石转化的不充分。导致了在400以上仍然出现工型绿泥石与Ⅱ型绿泥石混合的现象.并且实测的结晶度是不同时刻形成的、具不同结晶度的绿泥石的混合结晶度。  相似文献   
60.
Some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cluding pyroxene megacrysts) were discovered in Mesozoic augite diorite-porphyrite at Caoshan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belonging mainly to pargasite and magnesiohastingsit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mphibol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mantle and crystallized in lower crust. In general, the aggregates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 take the shapes of cylinder and sphere. Three occurren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parallel linear, bunchy and scattered. The unique cylinder-like shape of the aggregates and remarkable Ni-poo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pherical Ni-rich sulfides in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any other kinds of megacryst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and thei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Qil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origin, the pyrrhotite-chalcopyrites as exsolution products resulted from the subsolidus re-equilibration of sulfide solid solution within amphibole megacrysts.amphibole megacryst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This discove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magma evolu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s and ore sour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