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56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62.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63.
64.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煤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煤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煤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煤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煤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65.
面向21世纪的煤化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但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化石资源的角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应该大力开发温和化高效煤的新工艺,使煤炭资源逐步由能源型利用转化为材料型利用,近年来,我们在煤的溶剂萃取,脱硫降灰机理,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煤焦油中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精制,功能性高分子单体合成及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的制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合这些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煤化工的  相似文献   
66.
陈能贵 《海相油气地质》1996,1(2):29-33,T001
乐平煤是分布于苏浙皖赣地区龙潭组中的特有煤种(俗称树皮煤),也是一种具良好生烃潜力的烃源岩。乐平煤中,壳质组和可溶有机质含量高,母质类型为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双重来源,元素组成具富氢、低氧、高含硫的特征,应属海相成因的泥炭坪沉积。成煤物质主要来源于真蕨、种子蕨和科达类等植物的树皮体。树皮体又可分为茎皮体和根皮体两种亚组分。依据煤的显微组分组成和树皮体富集程度的不同,乐平煤可分为原地型、过渡型和微异地型三种成因类型。乐平煤的研究对整个南方二叠纪煤成烃资源的评价具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7.
位于闾山背斜隆起核部西侧的阜新断陷盆地从早白垩世义县组晚期开始,在东西两侧盆缘的F″1、F2断层所、围限的地堑内接受了义县组上部中性火山岩的堆积。火山喷发停止后,九佛堂组的大陆碎屑岩建造仍在F″1和F2断层之间的地堑内充填。九佛堂裂陷期之后该区地壳掀斜隆升,盆地南侧的义县地区开始反转抬升而不再接受沉积,西缘的F2断层也停止活动。到沙海组充填时盆地已演化为受F″1断层控制的、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沙海期裂陷终止后F″1断层停止活动,阜新组裂陷是在向东移的F′1盆缘断层控制下半地堑内发育的。阜新期裂陷结束后盆地又发生了一次跳跃式的反转,许多正断层发育成上逆下正的复合断层,并出现正花状构造。中白垩世孙家湾组的沉陷进一步向东侧移,形成了以F1断层为盆缘断层的半地堑;孙家湾期后发生本区最强烈的整体反转、隆升和褶断,结束了盆地的演化历史。阜新盆地间歇侧移式的裂陷与递进跳跃式的反转为盆地反转建立一个新的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68.
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破坏煤是煤和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破坏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桐矿区大量井下煤壁、手标本和显微镜观测为依据,提出了新的破坏煤宏观和微观分类,并指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查明了煤层破坏程度的横向和纵向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9.
70.
张丽珠  刘永庆 《岩矿测试》1996,15(3):161-167
对国产15种有代表性的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用苯作溶剂经索氏提取,采用氧化铝柱层析对提取液进行预分离,净化,利用高效液色相谱法分别对上述提取液的1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为研究PAHS在不同煤种中的赋存规律,找出造成PAHS污染的主要煤种和主要污染形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