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路凤香 《中国地质》2010,37(4):1102-1111
华北克拉通古老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中有3种深部地质作用最为重要:①岩浆的萃取作用;②不同来源的熔/流体对岩石圈的交代作用;③软流圈及其熔体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在蒙阴金伯利岩的捕虏体样品中发现有早晚两期斜方辉石,前者是早期粗粒结构橄榄岩残留的矿物;后者是晚期地幔发生塑性流变后形成的辉石。本文对比了蒙阴和复县两岩区以及南非两种典型结构橄榄岩捕虏体的主、微量元素,发现较晚期的具剪切结构的橄榄岩难熔程度反而低于较早期的具粗粒结构者。粗粒结构的Mg’值都大于0.90(0.902~0.93),Al2O3含量变化于0.22%~2.32%;而具剪切结构者Mg’值都小于0.90(0.86~0.88),Al2O3含量变化于1.69%~2.75%。表明地幔成分演化时不仅存在受第①种作用制约的地幔不断贫瘠/难熔的正向演化,而且还存在受第③种作用制约的地幔由贫瘠转向饱满的"逆向"演化趋势。经粗略对比后,推测在约3Ga的这段地质历史时期内华北克拉通古老岩石圈地幔至少出现过2次岩浆萃取事件和两次"逆向演化"过程。与显生宙的相比,出现在古老岩石圈地幔中的第③种作用规模小,强度低,不均一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2.
本工作采用ICP-AES方法,测试分析了若干地区出土青铜器残片的微量元素,初步探索了它们的矿料来源.将青铜器与铜绿山、铜陵、南陵、中条山、照壁山等先秦矿冶遗址铜锭或铜块的特征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安徽境内青铜器的铜矿料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古铜矿,而辽西地区和侯马青铜器的铜料则可能来自大井铜矿或其周边铜矿.同时,研...  相似文献   
183.
1研究背景白云鄂博矿区的花岗岩历来被认为是海西期形成的。但已有的K-Ar和Rb-Sr年龄数据(地化所,1988;张宗清等,2003)质量欠佳;新近测定的辉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杂岩体15个LA-ICP-MS锆石U-Pb年龄(范宏瑞等,2009),确定杂岩体形成时代为263~281Ma,峰值为269Ma,但各个岩石种类的具体年龄值,与  相似文献   
184.
针对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在水电、铁路等交通领域对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控制,结合某水电工程坝区,分别对岩块岩屑型和岩屑夹泥型两种软弱夹层,在考虑一定围压作用下进行了天然含水状态和饱水状态的现场直剪试验.结果显示,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饱水前、后均呈现出微弱的峰值,整体均表现为塑性破坏特征,饱水前、后发生屈服前的剪切位移分别为5 mm和10 mm以内.在强度参数上,两类夹层饱水前、后峰值强度内摩擦系数降低幅度一般在8%~10%,残余强度一般降低5%以内.表明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由于细粒(<0.075 mm)物质少,细粒起不到包裹粗颗粒而作为润滑作用,同时因围压效应,饱水对其强度参数的影响有限,因此不同含水状态对该类软弱层带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均无显著影响,其强度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夹层本身的颗粒成分.  相似文献   
185.
复杂艰险的山区环境和不确定的地理地质条件是影响铁路隧道施工建设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面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施工管理,提出一种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根据铁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与安全质量进度关联的人机料法环5类关键要素的概念与语义关系,设计了模式层自上而下和数据层自下而上双向协同的构建方式;然后,抽取实体及关系并进行融合、存储,完成模式-数据关联的知识图谱构建;最后,以某新建铁路隧道出口工区施工事件为例构建实例图谱。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知识图谱精细刻画了影响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键要素属性、要素间语义关联关系以及互馈作用关系等,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整体性、系统性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铁路隧道工程数字孪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6.
刘力 《岩土工程技术》2014,28(5):217-220
高填方粘性土边坡的稳定性以往研究较多,为了研究变形特性与强度都不同于粘性土的高填方粗粒土边坡,运用ABAQUS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多级加筋粗粒土边坡工程做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整个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加筋不仅提高了各个台阶的局部稳定性,也加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边坡中都存在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边坡底部坡脚附近,在坡脚处出现小部分沿x轴正向的负位移;水平位移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第一台阶的水平位移最大;越靠近边坡,土工格栅和土体的位移均越大,变大的趋势近似一致,但土体的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土工格栅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87.
皖北地区地处安徽淮河以北,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北进中原的必经区域之一,该地区的青铜器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铜矿与中原青铜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对出土于皖北地区4件青铜器及湖北吉家院战国楚墓出土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188.
广西巴马料屯金矿床是较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金矿体与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脉空间上相关。矿床勘查成果和野外露头观察均表明石英斑岩脉切割金矿体,说明岩浆岩形成于矿体之后。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Au、As元素沿石英斑岩脉走向出现明显的分异,表现为在导矿和容矿断层区段Au、As质量分数高,局部形成矿(化)体;远离矿体的砂泥岩和灰岩围岩地段,则逐渐降低至正常背景值,说明石英斑岩侵位过程中切割早期的矿体或含矿断层,萃取了矿(化)体中成矿元素Au、As,从而在这些断层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高值带。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测量支持岩浆岩形成于矿体之后的结论。石英斑岩脉白云母斑晶的40Ar/39Ar坪年龄为(95.5±0.7) Ma,代表了岩浆侵位年龄,由于岩脉形成于矿体之后,此年龄可以作为成矿年代的上限年龄。本矿床及滇黔桂"金三角"其他卡林型金矿的确切成矿年代,尚需更多高精度直接成矿年龄数据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9.
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载金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中矿石经偏光、反光显微镜下研究,发现自然金与细脉状的黄铁矿黄铜矿脉、黄铁矿方解石脉共生;含金品位较高的烟灰色石英内分布有网脉状金属硫化物细丝以及尘埃状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造成宏观上石英呈烟灰色至深灰色.对矿区各种载金矿物经实验室分离并进行化学分析显示细粒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是粗粒黄铁矿的3.2倍,磁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远高于黄铁矿,烟灰色石英中金元素含量是乳白色石英中的27.7倍.矿区分布一些石英脉中含黄铁矿非常高,结晶颗粒大,但脉体含金远低于工业品位,无开采价值,而在这种脉体的围岩中分离的黄铁矿单矿物含金可达10.5×10-6,说明这种石英脉形成温度高,使金向围岩中扩散发生贫化.  相似文献   
190.
砾石土心墙料的大尺寸样品湿化变形试验难度极大,这主要是砾石土料的性质决定了其饱和固结排水困难、样品难以达到饱和状态、试验周期太长。从试验技术、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攻关,分析试验成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修正,针对砾石土湿化变形离散性大、存在应力饱和问题,进行了艰难地研究探索。通过对湿化试验过程中的体变修正、进水量修正、饱和度实时计算、成果离散性处理等关键细节的严格把控,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典型砾石土料的湿化变形试验,获得了规律性较好的砾石土心墙料湿化变形成果。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于常规的现象,如围压施加过程中三轴压力室的整体向上变形、高应力状态下没有湿化变形量等,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最终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加深了对砾石土心墙料土工试验技术和砾石土料湿化变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