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岩土力学》2017,(Z1):263-270
采场中充填体的几何结构和力学特性是影响充填体质量的控制性因素。通过开展充填料浆流动沉降相似模拟试验及充填体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揭示采场充填体的结构特征与强度分布规律,研究不同围压下不均匀充填体的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结果表明,(1)采场内充填体存在两个分界面和粗骨料、细骨料及灰砂3个不同区域,沿充填料浆流动方向,充填体的强度呈减小–增加–减小的"S"型分布;(2)充填体三轴压缩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包括压密、弹性、屈服、应变软化、残余强度5个阶段,相同区域充填体的强度随围压增加而上升,相同围压下不同区域的充填体强度大小依次为灰砂区域细骨料区域粗骨料区域。不同区域充填体的黏聚力大小依次为灰砂区域细骨料区域粗骨料区域,内摩擦角大小依次为粗骨料区域细骨料区域灰砂区域;(3)随围压的增大,充填体宏观破坏裂纹呈增多的趋势,宏观破坏主要为单斜面剪切破坏、张剪复合破坏和"Y"型破坏3种破坏形态。研究成果能为采场的充填钻孔数量与位置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在加筋土工程中,采用异型格栅和设置粗粒土夹层可以有效增强筋土相互作用。然而粗粒土夹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一种带有凸起节点结构的高摩阻超静定土工格栅(high resistance hyperstatic geogrids,简称HRHG)与砾石的直剪试验结果,建立了剪切硬化筋土界面的剪胀本构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筋土剪胀应力在土体内引起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不同法向压力(30、50、80 kPa)下的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粗粒土夹层厚度(60、100、140、180 mm)对筋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筋土界面剪胀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筋土界面剪胀本构模型可以有效计算剪缩位移和剪胀位移,且最终剪胀位移随法向压力增加而减小。由界面剪胀应力引起的粗粒土中附加应力随着与筋土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剪胀范围逐步增大。粗粒土夹层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界面剪切强度,但存在最优夹层厚度使界面剪切强度的增幅迅速降低。最优夹层厚度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对比分析最优夹层厚度与剪胀应力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筋土界面剪胀本构模型的确定最优夹层厚度的半经验公式,可为HR...  相似文献   
43.
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晟  周建波 《岩土力学》2010,31(5):1375-1380
结合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资料,对粗粒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复杂的高应力条件下振动过程中试验粗粒料由于体积缩小而变得更为密实,其动应力-应变关系与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假定有明显差异,其阻尼特性也不符合Hardin假定;提出了反映试验过程中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幂函数型动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和基于试验资料的粗粒料阻尼比估算公式;粗粒料的动残余变形特性与其初始密度、静应力状态、动荷载、振动持续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立了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残余应变与动剪应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为强震区超高土石坝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陈金锋  宋二祥 《岩土力学》2010,31(8):2496-2500
随着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正在或将要兴建,而对填料力学性质的认识也就成为决定这些高填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对分布于云南等地的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寺中微风化料与典型堆石料的力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其强度较低,并且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刚度等特征都比较接近于细粒土。另外,水对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遇水后强度大为降低,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试验数据的拟合表明,邓肯-张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陡坡寺中微风化料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5.
UHTCC新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新型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榀缩尺比例为1/2的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对不同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下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裂缝开展形式、滞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能明显改善节点核心区的抗裂性能和剪切延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可部分或全部替代节点处箍筋的抗剪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鉴于西北地区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的气候特征、砾质土料储存量丰富以及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s)防渗新技术在国内外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提出了宽级配砾质土料、土工织物粘土垫层(GCLs)和土工膜(GM)组合作为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想。通过对宽级配砾质土料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以GCLs/GM作为隔渗层,以宽级配砾质土代替粘土作为隔渗层的保护层所构成的复合防渗系统,能有效抵御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作用的影响,显著提高垃圾填埋场长期防渗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对于处在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中的垃圾填埋场而言,文中所建议的复合防渗系统设置方法,可能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型式。  相似文献   
47.
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平  黄井武  尹赛华  郑坚昭 《岩土力学》2011,32(11):3212-3218
滑带土的强度特性对于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揭示滑带土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是进行边坡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前提。针对一库岸古滑坡滑动带中的含粗粒细粒土,进行了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现场大剪试验和室内固结快剪试验分析了滑带土的剪切性状,确定了再生强度、现场折减强度和固结快剪强度;根据现行反复剪切试验在确定含粗粒细粒土残余强度时的不足,对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指标,并与其他剪切条件下的强度指标进行了比较;基于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土体含水率、塑性指数及粗粒含量对剪切强度指标的影响,并总结了含粗粒细粒土与一般黏性土或砂土在剪切性状方面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48.
延安地区中侏罗统安定组中产有陆相泥灰岩,CaO含量低于30%,且SiO_2、MgO含量高,通常不作为水泥原料。上新统三趾马红土中产有层状料僵石,两者搭配首次在φ1.5×6m普立窑中烧制出质量高的425水泥,为水泥原料贫乏的延安地区开发低品位劣质原料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
王凯  金樱华  李晨  闵红  屠虹 《岩矿测试》2012,31(1):142-146
样品经硝酸微波消解,以镓为内标,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TXRF)同时测定复混肥料中的钒、铬、锰、铁、镍、铜、锌、铅,方法检出限从铅的1.0μg/g到钒的7.0μg/g,精密度(RSD)铬为2.5%,铅为16%,除铅以外,其余元素的RSD均小于10%;方法回收率为80%~120%,Pb的回收率略低主要是由于化肥中As Kα谱线对Pb Lα谱线的干扰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用T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不同复混肥料中各元素的含量,经统计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在95%置信区间内无显著性差异。对于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样品,TXRF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ICP-AES法。对于不同的复混肥料,在微量、痕量元素检测范围内,TXRF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仪器使用和维护成本低,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0.
粗粒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与试样颗粒初始架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样颗粒初始架构是粗粒土室内三轴试验中一个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结合粗粒土的室内三轴试验开发了能制备不同颗粒初始架构粗粒土试样的HHC-CA模型,该模型制备的粗粒土试样表征了粗粒土各粒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机性,再借助FLAC3D进行粗粒土三轴数值模拟试验,并探讨了试样剪切带内的砾石含量和试样砾石含量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粒径级配下,粗粒土的内摩擦角值与剪切带内的砾石含量呈增函数关系;试样砾石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内摩擦角减小的现象,但同一粒径级配下的内摩擦角均值随试样砾石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