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9月9日,国土资源部就口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星开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举行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62.
去年秋天以来,河南省遭遇罕见的旱情,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行动,抗旱保苗,确保夏粮丰收。在这场抗旱保苗的战役中,人们发现,土地整理项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有土地整理项目的地方,由于已建成项目区水利排灌设施完善,保证了有效的灌溉面积,不仅有效缓解了旱情,满足了项目区的取水需求,而且项目区内作物生长明显好于周边,显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3.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既是保证经  相似文献   
64.
福建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 《气象科技》2007,35(2):232-235
根据农业生产和灾害面积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农业成灾面积与产量成明显的反相关关系,而且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呈范围逐年扩大、强度明显增大的趋势。气象灾害损失强度的变动必然使粮食产量产生波动,因此用剔除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后的粮食产量变动率与成灾面积变化率的比值来表征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通过敏感度的计算和分析,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80-90年代气象灾害频繁但粮食产量仍持续增长的事实,以及21世纪初粮食产量减幅与灾害强度增幅不同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样带、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单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理。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较明显的圈层分布;全省大部分县域为余粮区,过半数的县域人均粮食有所提高,主要集中于赣中平原和赣北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199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仍对农业生产地理基础表现出较大的依赖,粮食政策、市场价格等对区域粮食生产亦有一定影响。样带趋势分析显示14年来全省县域人均粮食的东西向变化较南北向大;样带地理探测分析则有助于深入认识不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县域人均粮食驱动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66.
正2013年12月25日,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滑县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这是该县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是全国唯一获得"十一连冠"殊荣的县。能获此殊荣,滑县国土资源系统功不可没,其为该县摘得"十一连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滑县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保证了全县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3.01万公顷和11.76万公顷以上,连续14年保持稳中有升。同时,滑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土  相似文献   
67.
李保刚  袁俊杰 《河南地质》2014,(12):I0001-I0001
睢县,辖区内8镇12乡,总面积920.3平方公里,耕地66865.67公顷、基本农田57505.44公顷,人口86万,是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68.
从“水-能源-粮食”3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利用珞珈一号夜光数据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并优化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 626.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对应位于江门市、惠州市中部和肇庆市;2)生态廊道共计38条,总长度为2 023.09 km,其中最短为11.76 km,最长为304.99 km,集中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中部无廊道分布;3)生态源地辐射区面积为28 929.5 km2,达到湾区总面积的51.88%,若要实现60%的覆盖率,则需要至少新增生态源地辐射面积4 524.856 km2;4)为了更好地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在惠州市北部和南部新增两处生态源地辐射区,并构建以“一带、一轴、四组团”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9.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安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无透雨天数超过150 d,年降水量与5—9月降水量的距平值均≤-30%,水分异常短缺,土壤严重失墒,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因此,降水量距平值≤-30%是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临界阈值。此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历史同类事件之最,连续无透雨日数最长,地表径流枯竭记录最多,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伴生灾害相继发生,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粮食生长期缩短,减产歉收,绝产绝收,粮食供给链条断裂。粮价通胀指数最低9.50,最高26.70;货币发行与粮食供给失衡,通货膨胀严重,粮价飞涨,市场倒闭,粮食安全体系崩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生质变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70.
对虾与锯缘青蟹 Scylla serrata(Forskal)混养(下称虾蟹混养)国内、外尚未见有系统的理论研究资料。作者经过几年研究,证实虾蟹混养非但可行,而且可以提高海水池塘综合经济效益。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虾蟹混养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