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本项目结合GIS技术,以NewMap为平台,设计并开发了B/S架构的"扶贫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扶贫信息的精准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为精准扶贫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2.
针对常规路径规划服务在目的地附近存在定位随机性的问题,该文从精准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顾及精准定位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借鉴自发地理信息的思想,构建了描述空间方位关系的语义模型,设计了承载出入口空间信息的数据编码、自发式出入口空间信息采集模式,构建针对自发地理信息特点的空间数据库;然后,利用出入口空间位置信息和Dijkstra算法实现顾及精准定位的规划路线可视化;最后,以某校园为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取的有效出入口空间信息,能消除常规算法在目的地存在的定位随机性,可以规划更为合理、准确的出行路线。  相似文献   
63.
石磊 《中国煤炭地质》2014,(10):49-52,72
在充分掌握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井下物探和钻探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蒙陕矿区深埋煤层首采工作面顶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1101工作面顶板导水裂缝带范围内共发育三层含水层,从下往上依次为3-1煤顶板含水层、2-1煤顶板含水层和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富水区域主要分布于2-1煤层顶板到直罗组下段岩层之间,岩性为中粒砂岩、中粗粒砂岩。切眼附近和旧回撤通道附近钻孔涌水量和水压波动较大,这两个区域顶板水富水不均一性较明显;中间位置顶板含水层发育较稳定,钻孔涌水量和水压也相对稳定,富水性比较均一。井下物探在切眼附近和旧回撤通道附近圈定的低阻异常区,主要由地层岩性和富水性等引起。  相似文献   
64.
2011年8月6日14时,临近黄河的韩城禹昌煤矿在11^#煤层回采过程中发生底板奥灰水突水,突水通过相邻煤矿采空区,并与8月7日零时5分许冲跨桑树坪煤矿北二车场绕道封闭墙进入斜井280m大巷,很快淹没整个大巷系统造成斜井整体淹井事故。在进行了井上、下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探查和示踪剂测试、水质化验与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突水点与过水通道的区域,结合矿井11#煤层顶、底板、奥灰岩峰峰二段水文地质条件特征,采取了骨料灌注沉积法和松散体注浆加固法,成功隔离了两个矿井之间的水力联系。经过单位吸水率、追排水量、水位变化、残余出水量检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隐蔽突水点及过水通道快速封堵,为矿井全面恢复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5.
矿井水害防治中的水文地球化学探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井水害防治中的水文地球化学(水化学)探查方法可分为利用地下水天然成分的探查和人工示踪探查两类。前者主要适用于中小比例尺规模(区域或矿区)的调查和研究;后者则主要用于对大比例尺规模(矿区或井田)的一些疑难和关键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确定。水化学方法几乎可用于水害防治的各个阶段,尤其在矿井突水水源、通道、不同含水层水力联系及注浆效果等的探查和判别中成效显著。近年来水化学方法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更快速、更简便、更准确。  相似文献   
66.
高分遥感智能解译是实现地理信息精细生成与快速更新的重要途径,从基于遥感开展精准地理应用的背景出发,解析了遥感信息产品生产与落地应用中的局限性,阐释了遥感回归地理应用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其中“精(形态)”“准(内容)”图谱特征耦合的关键性。以地理学指导智能遥感研究为基本认识,提出了基于精细地理场景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地学分析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思路,以及时空/星地两个层面相协同的智能计算模式,并以中国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耕地评价为应用案例,利用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3个基础模型,在复杂山地区开展精准应用驱动的高分遥感协同计算。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不规则网格空间表达、时序特征多模态重建、多源不确定性解析以及不确定性引导的迭代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分析,给出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思路,为地理学指导下的智能遥感研究以及遥感支撑的精准地理应用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7.
非标准分幅影像是指标准5万地形图、20万地质矿产图等裁切下来的局部图形。我部拥有大量此类资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的。用传统方法校正此类图像存在工作效率低、校正误差大等问题,本文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68.
随着数字矿山概念的提出,矿山管理对空间三维信息的需求也显得更加迫切,三维可视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数字矿山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目前常规的测量方式所获取的数据很难满足三维数字矿山的需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采样率以及非接触式测量优势,非常适用于获取矿山的复杂表面和高危区域的空间三维信息。该文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的技术优势探讨该技术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和方法,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矿山领域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9.
利用样本排序方法比较化探异常识别模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异常的有效识别是化探找矿成败的关键环节.利用样本排序方法对各种化探异常识别模型的处理效果和优劣性进行了比较.以云南个旧及其周边地区铜元素水系沉积物为例, 应用元素含量、异常衬度、局部奇异性分析三大类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对化探异常指示变量的排序值进行了3个方面的对比: (1) 在高背景区和低背景区样品的排序特征; (2) 有矿出现位置处样品的样本排序特征; (3) 累积面积(等效于上侧样本排序值) 不同分组所圈定的异常范围和矿床(点) 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 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较按含量高低的全局性方法对弱缓异常识别更为有效, 也相对优于滑动衬值.按奇异性指数基于证据权法圈定的异常远景区更具预测意义, 显著优于用元素含量值所圈定的异常范围.局部奇异性方法原理清晰、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在地球化学异常识别中可以用其替代滑动衬值方法.   相似文献   
70.
林业地理信息,是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依托现代地球观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精准的时空观测,实施精准的时空作业,达到理想林业时空模式,从而使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地理信息主要应用在森林观测、森林经营、造林、森林灾害防控方面。本文从林业地理信息特征、林业地理信息产业需求和林业地理信息装备创新3个方面对林业地理信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