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4篇
  免费   1087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测绘学   322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7173篇
海洋学   88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渤海湾及其附近海域沉积物中Cu,Pb,Zn,Cd环境背景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渤海湾及其毗邻河口区10柱岩芯样细颗粒(<0.063mm)(GF 1983-1985年采集)中重金属含量特点,结合^216Pb年代学编年资料,用未受人类影响沉积层中元素含量,藉统计学方法获得渤海湾岩芯样中Cu,Pb,Zn,Cd的分布类型,并根据各区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用t检验法获得了渤海湾Cu,Pb,Zn,Cd的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112.
胶州湾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分布与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了胶州湾表层海水及C_3和D_3站中层和底层水中的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州湾POC年平均浓度为155~410μg/L;平面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近岸和河口一带的含量较高,湾中部较低,湾口诸站为最低;垂直分布有个别数值偏高或偏低现象,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季节变化较明显,初春较高,秋季较低。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对黄海测区空气微生物作了一次测定 ,结果表明空气中海洋性细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52 .4 %和 4 7.6 %。陆源性细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0 .0 %和 6 0 .0 %。陆源性微生物出现机率大于海洋性的。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测区平均的海洋性空气细菌、真菌、总菌量及真菌 /总菌 %分别为 592 .6 ,32 9.1 ,92 1 .7CFU·m-3 及 35.4。平均的陆源性空气细菌、真菌、总菌量及真菌 /总菌 %分别为 6 89.1、377.9、1 0 6 7.0CFU·m-3 及 35.7。文章分析了空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状态。指出测区空气微生物状态反映了海 -气、海 -陆、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南海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可分为7种类型,沉积环境主要是陆坡,部分为深海平原,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及火山物质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小,它们主要来源于北部大陆和南部岛礁等物源区。  相似文献   
115.
一种提高粘土矿物去除赤潮生物能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在研究粘土颗粒与赤潮生物絮凝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粘土表面改性对其絮凝作用影响的理论模型,认为改变粘土颗粒的表面性质提高其去除赤潮生物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出在粘土中引入PACS(聚羟基氯化铝)的改性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n)体系,粘土中引入微量PACS后,其去除率达90%以上的高岭土用量由原来的2g/L降至0.1g/L,去除效率提高近20倍。考察了PA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分析了采自南极长城湾、阿德雷湾的21个粘土矿物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表明,海区粘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51~70%)、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23~65%)、伊利石(16~42%)、绿泥石(7~17%,含蛭石)及高岭石(4~18%)组成。粘土矿物的分布,在长城湾内,以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为主,在长城湾湾口区,则以蒙脱石为主。显然,这一特征受到物质来源及海湾地形的影响。海湾区粘土矿物主要来自毗连陆地玄武岩类的风化产物,伊利石主要来自邻近海域,以蒙脱石及其混层矿物为主的组合及其化学组成表明,海湾邻近陆地曾经历过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使用谱分析法,分析了ENSO与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层热含量和副热带高压的多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文中以南方涛动指数(SOI)距平表征ENSO,以海面至100m水层的平均温度(Tav)代表上层热含量,以Tav>27℃网格数(HC)的季距平代表热含量的变化,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面积指数(ST)表示其多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时间序列的持续性良好,它们有相似的自振韵律和一个共同的谱峰,主要振荡周期均为3~4a。交叉谱分析表明,在这一振荡周期上,这些时间序列有较高的凝聚,且SOI和HC同相,而HC和ST反相变化,即SOI为负距平时,HC也为负距平,而ST为正距平,SOI先于HC两个月,而HC先于ST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18.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肮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口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导春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一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批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和蔼的改造。粘土矿物总  相似文献   
119.
渤海、黄海、东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黄海、渤海、东海以及长江、黄河、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的轻、重矿物进行了研究。分析资料表明,调查区内共有三种类型的矿物:陆源矿物、自生矿物和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型矿物。根据轻、重矿物组合的差异,可把调查区分成8个矿物区。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黄河与长江。黄河物质主要沉积在黄海、渤海;长江物质沉积在东海陆架区,而冲绳海槽则发现有海底火山喷发物质与浊流沉积。  相似文献   
120.
粘土矿物对海水中主要营养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海水中磷盐和硝酸盐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的研究发现,海水体系中高岭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大于蒙脱土,其原因为,粘土颗粒的表层铝/硅结构比是控制磷酸盐吸附的主要因素,其中铝含量越高,肿附能力越大。考察PH、粘土酸改性处理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H<8.5的磷酸盐吸附PH曲线呈峰形,其吸附作用以阴离子交换为主;PH>8.5时磷酸盐的吸附作用以沉淀吸附为主。酸改性蒙脱土可提高吸附磷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