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4篇
  免费   1061篇
  国内免费   2103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452篇
地质学   7187篇
海洋学   88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434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阜新盆地油气调查与勘探历史悠久,油气发现虽多,有的井甚至初期获得了少量产能,但却无一持续稳产. 2017年,辽阜地2井在阜新盆地沙海组下段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日产15.3 m3,实现了油气调查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深入研究阜新盆地沙海组下段的地层特性,运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对辽阜地2井沙海组下段的泥质含量、黏土矿物类型以及沉积环境等进行分析,明确了沙海组下段的泥质含量及其变化情况,查明沙海组下段形成于氧化与弱还原交互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弱(以低能为主).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沙海组下段储层特征提供了依据,有助于阜新盆地后续的油气勘探及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82.
吴磊伯  李铭德 《地质论评》1948,13(Z1):135-136
Bentonite系Montmorilionite一类粘土矿物组成之岩石,早经C.S.Ross加以诠释,谓此种岩石,乃由玻璃质火山岩如凝灰岩及火山灰层等变化而成,据许多粘土矿物学者之研究,美国自奥陶纪至第三纪地层均产之,其成因  相似文献   
983.
浅析翡翠的岩石类型对其比重、折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翡翠的矿物组成、岩石类型不同,将会对翡翠的比重、折射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翡翠的岩石学、矿物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翡翠的岩石类型,依据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的比重和折射率值,建立了翡翠矿物组成成分及含量与其比重、折射率关系图解,确定了各种翡翠的比重、折射率变化范围分别为:2.93~3.60和1.593~1.750;优质翡翠的比重、折射率分别为:3.178-3.240和1.644~1.657.为翡翠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84.
985.
印度洋中西部大眼金枪鱼年龄与鱼体脂肪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调查所获得的样本,利用其脊椎骨鉴定了334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年龄,并利用鱼类脂肪含量仪测定了其肌肉的脂肪含量,进而对年龄与脂肪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金枪鱼的特征如下:(1)年龄组成为1—9龄,其中4—6龄比例最大,约占样本总数的66.4%;(2)脂肪含量范围为3.1%—29.8%,平均为13.4%,优势范围在7.0%—17.0%之间,其中13.0%—17.0%的比例最高达51.4%;(3)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脂肪含量发现,鱼体脂肪含量1—3龄随年龄增加而下降。4—5龄脂肪含量较高,6龄急剧下降到最低,7—9龄又呈升高的趋势;(4)雌性和雄性大眼金枪鱼的新陈代谢变化无明显差异,雌性比雄性的性成熟年龄要早1年左右,雌性3—4龄时性成熟,而雄性为4—5龄时性成熟;(5)脂肪含量的变化可能与大眼金枪鱼生长、繁殖、衰老等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986.
为探讨富钴结壳中矿物组成对稀土元素分布的制约,对约翰斯顿岛富钴结壳中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主要矿物组成,富钴结壳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命名为A、B、C。由A到C,水羟锰矿含量逐渐降低,B类中磷灰石含量最高,C类中水钠锰矿和钙锰矿含量最高。A类结壳中富集REE3+、Ce,B类结壳中富集Ce和Y。A类富钴结壳中,REE3+、Y以专属吸附的方式富集在铁氧化物上,Ce3+氧化成Ce4+与其他REE分离,吸附在锰矿物上。B类结壳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另有部分Ce、LREE3+吸附于铁相中,部分Y存在于磷灰石中。C类结壳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锰矿物中,部分Y存在于磷灰石中。  相似文献   
987.
楚科奇海盆M04柱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采自楚科奇海盆的M04柱进行粒度、冰筏碎屑、黏土矿物、岩心XRF扫描、沉积物颜色分析,初步建立了楚科奇海盆晚更新世MIS4期以来的沉积地层框架。MIS4期以来,楚科奇海盆M04柱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冰期沉积物粒度分布以双峰态为主,由洋流搬运和海冰搬运沉积组分组成,伊利石含量高、高岭石含量低;间冰期沉积物具有三峰态粒度分布特征,由海冰搬运、洋流搬运和冰山搬运沉积组分组成,伊利石含量低、高岭石含量高。通过M04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与北冰洋边缘海盆的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对比表明,晚更新世以来楚科奇海盆沉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温暖的间冰期受波弗特涡流驱动,波弗特海为研究区的物源输入提供了主要贡献;寒冷的冰期表层环流呈反向输运,细颗粒物源碎屑以东西伯利亚海的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988.
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地,过量开采导致严重的地下咸水入侵,研究地下咸-淡水的地球化学作用对于地下咸水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选取大沽河地下咸淡水过渡带作为研究区,在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地下水水质和含水介质矿物分析,借助当前成熟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 2.0,计算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络合离子的含量,定量确定矿物的饱和指数和地下水流向上矿物相与水之间的物质交换量。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中钠、钾、镁、钙主要以单一离子形态存在,硫、碳主要以络阴离子形态存在,而硅和铝主要以络合物形态存在;(2)在地下水流动路径上,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高岭土处于过饱和状态;而石膏、CO2、氯化钠、萤石、玉髓处于不饱和状态;(3)咸淡水过渡带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Na型水向Cl-Na型水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9.
为了解鲁西南地区地下水中锰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276组地下水样和18组地表水样,结果表明,鲁西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锰含量在未检出至2.84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35mg/L,超标率达41%。鲁西南地区地下水中锰含量的分布与该区的工业化程度以及所处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影响地下水中锰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表层土壤、地下水径流条件及含水层介质和地下水矿化度等。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首先提出了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中的钙镁矿物溶蚀消耗水体中的CO2并具有碳汇功能的观点。基于前人长江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和支流2003~2007年期间4次河流悬移质泥沙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资料,分析悬移质中CaO、MgO含量和方解石、白云石含量变化特征,定量计算了这些取样点悬移质泥沙的CO2总碳汇能力和非永久性、永久性碳汇能力,分析了不同碳汇能力沿程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碳汇计算结果表明:寸滩—大通河段1956~2000年期间泥沙输移过程中钙镁矿物溶蚀产生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分别为2572万t/a、1700万t/a和872万t/a。由于输沙量减少,寸滩站—大通站河段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2006~2019年期间较1956~2000年期间相应分别减少了1852万t、1224万t和872万t。三峡水库年均淤积量1. 145亿t,损失总碳汇量675. 6万t,相当于三峡电站减排二氧化碳8580万t的7. 9%。全球河流入海年输沙量126. 1亿t,以寸滩- 吴淞口河段碳汇功能0. 060 t/t计,总碳汇量7. 57亿t相当于全球岩石风化碳汇总量10. 56亿t CO2的71. 6%。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钙镁矿物溶蚀的碳汇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溶蚀速率大于原地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