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639篇
测绘学   559篇
大气科学   381篇
地球物理   470篇
地质学   1556篇
海洋学   43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本文采用变形模型可区分度量的概念进行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在算法上采用计算机模拟逐一更新的计算过程。为了克服常规模拟法需要人工干预的缺点,引进了一些规则,利用计算机的判断和推理过程,达到了自动设计的目的。作为示范例子,文中最后还给出了一个模拟监测网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62.
重庆市经过3年春夏季节防雹作业,取得了较好较果。主要是,一要正确识别雹云,尤其是强雹暴。统计分析表明,雷达回波强度N≥50dbz,回波顶高Hm≥10km,强回波区高度H△X≥8km3个综合指标是识别雹云的较好方法。二是要枞据回波强度、顶高,强回波区高度的差异采用不同的作业方式及用弹量。并对3年防雹效果进行了检查,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3.
任美锷 《地理学报》1993,48(5):385-393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过去30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率远大于全球或全国海平面上升率(约1.5mm/a)。下一世纪,根据IPCC的最佳估计,至203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cm。我国三大三角洲,根据目前地面沉降情况、发展趋势及政府的控制措施,估计20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老黄河三角洲(天津地区)为60cm,现代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地区)为30—35cm,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为30—40cm,珠江三角洲20—25cm,以上估计数可供沿海有关决策部门制订今后长远发展规划及拟订政策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4.
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祁连山北坡不同海拔处的年降水量和乔木林年蒸散量,据此确定了满足乔木林需水的高度带。分析所得的7月均温10℃和6℃,可分别作为乔木林和灌木林生长的温度下限指标。据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的分布特点,确定了海拔2500—3200米处适宜发展乔木林,其生长以海拔2700—2900米处为最佳,海拔3200—3700米处适宜发展灌木林,其余山区只能生长草类。  相似文献   
165.
166.
文中介绍方法,旨在以尽可能少的已知点,求取较多的待定点。其要点:由待定点观测已知点,构成具有重合点相关联的交会网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交会原理,按网中各交会三角形分别列出反求已知点坐标计算公式,通过变换关系得出解算待定点坐标的矩阵表达式。然后应用共轭斜量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167.
168.
本文在分析、论证自贡地区主要储卤构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非稳定流理论,采用短形开采强度法,集中开采圆形面积井解析法、集中井群干扰解析法,对有着千余年采卤历史的老矿区的卤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剩余可采储量进行了计算,为盐、化工业生产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9.
170.
本文介绍了壤中气汞量测量方法及JM—3金膜测汞仪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野外监测期间在1986年门源6.4级地震及1988年澜沧等地震前均观测到了气汞浓度的突变。利用壤中气汞浓度的变化预报了1987年9月12日张掖西武当4.5级地震。观测事实表明,利用壤中气汞浓度的变化来预报地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