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8篇
  免费   974篇
  国内免费   1937篇
测绘学   187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030篇
地质学   5013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全站仪交会的变形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站仪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方便简捷地解决了测量人员不能进入的水域、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天线、塔、矿山危险采场等特殊位置的测量问题,并通过对该方法的精度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类似的测量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一种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rFT)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相结合的建筑物变形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FrFT对变形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将复杂时间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结构较为简单的子序列;然后利用SVM对每个子序列分别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将各个子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同时考虑到SVM模型参数选择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mproved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FOA)对其进行全局寻优,提升预测性能。以西南地区某混凝土坝变形实测数据为例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充分挖掘数据中隐含的趋势性和规律性信息,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3.
滑坡变形演化特征一直是滑坡灾害预测与防治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但对于多层滑带滑坡的变形演化特征却少有研究。以物理模型试验为手段建立了三层滑带滑坡物理试验模型, 完成了多层滑带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的模拟。基于PIV技术获取坡表位移数据, 通过柔性测斜仪监测滑坡深部位移, 同时布设土压力盒获取滑坡内部土压力的变化情况, 实现了多层滑带滑坡演化过程多参量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多层滑带滑坡破坏过程可分为初始、等速、加速和破坏4个阶段。不同破坏阶段滑坡的主要变形区域不同, 下层滑体受到上层滑体牵引作用, 在重力和推力作用下滑坡变形逐渐向浅层发展。变形过程中滑坡应力逐渐向滑带集中, 滑坡推力沿埋深方向呈多级梯形分布。加速变形阶段滑带处应力迅速增大, 滑坡体内产生多层应力集中带, 滑带位置推力变化与滑坡位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用随机变形图案分析法计算极光全天空图象的移动速度。与过去直观估计方法不同的是,这样得到的是极光的整体移动速度或整个极光图象的平均速度,而不是个别部分(如最亮部分、边缘或某条亮射线等)的速度。对1997年6月23日一段持续100秒的平静带状极光记录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极光东西向移动的最大速度为2.8km /s。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本所研制的BEM-1-D76型钻孔弹模仪的基本原理和各项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及现场使用情况作了介绍,并且与国外同类仪器进行了比较,从而表明该仪器是现场测定岩体变形特性的有效新设备。  相似文献   
996.
扬子地台西北缘前陆逆冲带及煤田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扬子地台西北缘前陆逆冲带(即龙门山逆冲带)的形成和演化控制着扬子地台内部及其西北缘煤炭资源的聚积和赋存。它可分为根带、中带、锋带三部分。根带无煤聚积,工业煤炭资源赋存在中带,锋带的煤系埋藏过深。前陆逆冲带内的煤田构造变形是适应前陆逆冲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以发育有冲断叠瓦扇、双冲构造、平行褶皱、斜歪褶皱、飞来峰、逆冲岩席、断夹块等构造样式为特征。前陆逆冲带的形成是特提斯构造域长期演化、沿三条缝合带发生三次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中国中,新生代板内变形与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综合区域地质、古地磁、构造变形与古构造应力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中、新生代进行了构造期的划分,将其分为6个构造期:(1)印支期(250-208Ma),(2)燕山期(208-135Ma),(3)四川期(135-52Ma),(4)华北期(52-23.3Ma),(5)喜马拉雅期(23.3-0.73Ma),(6)新构造期(0.73Ma以来)。   相似文献   
998.
新疆觉罗塔格韧性变形带应变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变结构(Strain texture)指韧性变形带岩石应变行为和与其所导致的变形带地壳应变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燕山地区现今的构造、地貌景观,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建造、改造过程而形成的。从沉积建造及构造形变特点来看,自元古宙至古生界,本区构造运动平缓,建造和改造的特点主要反映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是燕山地区主要造山作用期,基本特征是强烈挤压形成线状褶皱及推覆构造系统。
中生代时期,本区构造形变显示水平应力作用的主导性,新生代时期,则以均衡代偿导致的隆升作用为主。本文侧重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变形挠度场的重塑,借以恢复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形成的力学过程及运动程式。   相似文献   
1000.
大理岩卸载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洞室,矿山边坡等一些工程的岩体应力变化状况,研究三轴卸载试验的应力路径,并提出以储备强度的概念进行资料整理,从而得出了轴、侧应力同时卸载下的岩石变形特性的特殊性.结果表明,用符合于岩体工程应力变化的加载路径来求取岩体的力学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