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9篇
  免费   1327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702篇
地球物理   1243篇
地质学   4316篇
海洋学   467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61.
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溅辉  王洪玉 《地球科学》1999,24(2):193-196
利用二维模型进行了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与聚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怪中的高渗透带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油的运移和聚集构成重要的影响;(2)当上覆地层渗透性较大时,下部地层中的油可向上覆地层运移,并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弥散和扩散作用,导致油的散失量增大;(3)油驱水过程中的排水过程滞后于注油过程,排出的水量并不随注油量加而线性增加,而是脉冲式变化。  相似文献   
962.
浅论不同应力状态下坝基层间剪切带弹性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基Scj08层间剪切带声波测试资料为依据,论述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剪切带弹性力学性质变化过程和机理,其成果对坝基施工过程控制和基础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报告了利用泡沫橡胶模拟浅部软弱层对走滑破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影响的结果。走滑地震引起强地面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有时与对断层浅部滑动特性的某些任意假设有关(如:断层面上部2km处的滑动固定为0)。断层滑动反演研究表明,走滑断层浅部的高频辐射通常低于断层深部。在多数情况下,(1)断层区上部几公里的断层可能较弱,不能维持地震高动能释放期间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剪应力;(2)断层滑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本构关系,例如,滑  相似文献   
964.
山西临汾奥陶纪马家沟组顶底与上覆和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是一套沉积于广阔陆表海浅水台地上的碳酸盐、蒸发岩潮坪层序。泥晶石灰岩、白云岩、蒸发岩等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如鸟眼、干裂、石膏、石盐假晶、叠层石等反映出来的旋回性清晰明显。在野外共划分出了84个旋回层,用Fischer图解对马家沟组的旋回层序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3个三级旋回,12个四级旋回。84个旋回层可能是因地球偏心率变化而引起的米兰柯维奇旋回  相似文献   
965.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可能形成地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决中地壳高导层成因的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地下壳、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甚至持定的干的下地壳岩石都可解释大地电磁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66.
967.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韶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反光显微镜,扫描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上叠层石纹层的单律。研究表明,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是超微生物韵律性生长的结果,而且在锰结核的磨光面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纹导 层组和纹层带三个级别的生长韵律。  相似文献   
968.
暗纹东方鲀温室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养鳗温室养殖暗纹东方,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共养殖商品河鱼5272.5公斤,每平方米生产河鱼2.3公斤,成活率达72.8%,盈利64.88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温室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69.
构造和岩浆事件、岩浆供应、轴部岩浆房性质以及热液循环影响了中速和快速扩张的地壳增生。在快速和超高速扩张中心———例如在地壳岩浆房和活跃的热液循环中发现有地震反射的东太平洋海隆,其热液循环引起的地壳岩浆体的冷却和结晶会影响地壳的地震结构。热液流体的地球...  相似文献   
970.
等离子体波动与带电粒子的共振相互作用一直是磁层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常见的宽频、右旋极化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层嘶声在地球磁层电子的损失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嘶声波对电子的回旋共振散射被认为是辐射带槽区形成的主要机制,而人们对嘶声波与电子的弹跳共振机制的理解却相对匮乏.本文旨在细致研究嘶声波与槽区电子的弹跳共振相互作用,明确其对槽区电子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嘶声波与电子的弹跳共振可以造成槽区电子在高投掷角(80°~90°)处明显的投掷角扩散.相比于低能(<~100 keV)电子,嘶声波引起的高能(>~100 keV)电子的弹跳共振效应明显更强.槽区电子的弹跳共振投掷角扩散系数对于L-shell、地磁活动条件和共振阶数都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随着L-shell的增大和地磁活动的增强,嘶声波对电子的弹跳共振散射效应显著增强.对于低能电子,共振阶数对总散射系数的贡献随阶数的升高而增大;而对于低L-shell处的高能电子,共振阶数对总散射系数的贡献随阶数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嘶声波与槽区电子的弹跳共振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将高投掷角电子散射到较低的投掷角上,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