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8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2358篇
测绘学   51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6512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6篇
  1950年   8篇
  1948年   9篇
  194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北秦岭中生代沙河湾岩体环斑结构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岩体的环斑结构主要发育于边部含巨斑状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中 ,环斑长石粒径一般 2cm× 4cm。形态多呈自形、半自形 ,有些为卵形。环斑长石由核部钾长石和多层或单层斜长石外壳两部分构成。钾长石内核呈肉红色 ,一般是由单颗粒组成 ,具卡氏双晶 ,普遍发育规则的条纹结构 ;中心部分钾长石分子含量Or为 95 ,边部为 84。外壳斜长石牌号一般为An2 0± ,为奥长石。内核和外壳中均发育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的包裹体 ;包裹体在其边部较多 ,中部较少 ,钾长石斑晶中的石英包裹体呈不规则的凹面状和水滴状。岩石中主要矿物具有 2个世代。这些特征显示 ,沙河湾岩体中的环斑结构与典型的环斑结构是相同的。亦表明典型的环斑结构可以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构造环境。由于其形成时代和产出背景不同于典型环斑花岗岩 ,该岩体属典型环斑花岗岩还是一种新的似环斑花岗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川西连龙含锡花岗岩的时代与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Rb Sr同位素研究 ,发现川西连龙花岗岩是富含Sn、Ag多种成矿元素的高K钙碱性岩体 ,地球化学上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点。 4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87± 1Ma,相关系数R =0 .9988,Isr=0 .70 95。结合构造环境分析 ,查明该岩体是燕山运动晚期 ,在弧陆碰撞造山之后陆内伸展阶段 ,主要由地壳富泥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73.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4.
岑卓玲 《广西地质》2002,15(4):62-64
文章总结了梧州市常用的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在以花岗岩残积土为桩基持力层时施工中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5.
对20世纪90年代国外花岗岩类研究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I型/S型花岗岩成因的新模式、磁铁矿系列、钛铁矿毓花岗岩成因、从ISAM到以综合标志为基础的新的花岗岩地球动力学分类、从以大陆边缘板块俯冲带为主扩大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的花岗岩研究地域及太古宙TTG成因,并力图阐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着手研究的途径。这些内容表明花岗岩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以个别岩体、央套为主的研究发展到对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花岗岩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作为地壳重要组成的花岗岩物质可以作为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标志及其演化的示踪剂,反演出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大陆地壳的形成和再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76.
马圈一带山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77.
采集了4个不同地区花岗岩石英、热液脉石英,分析其中包裹体分子水与结构羟基水的含量、包裹体分子水的δDinclusion、结构羟基水的δDOH,计算了结构羟基水-包裹体分子水之间的D/H分馏系数αOH-inclusion。考查了混合水(结构羟基水_包裹体分子水)δDwhole-water与单独包裹体水δDinclusion之间的差别,分析了这种差别与分馏系数αOH-inclusion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样品中两种水之间的分馏系数小,分馏程度大,在常规分析中,若采用测定混合水δDwhole-water值代表实际流体(包裹体水)δDnclusion值时,二者间有较大的差异。热液石英脉样品总体来说分馏系数接近于1,分馏程度小,常规分析中引起的二者之间差异小。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分馏程度小的热液脉石英是可行的,但进行花岗岩石英水的氢同位素分析时有必要区分出包裹体水与羟基水。  相似文献   
78.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甘肃北山的野外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2 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和方法研究工作中 ,通过观察到的一些与岩浆混合模式相关的现象 ,指出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有利证据 ,讨论了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镁铁质小岩体混合成因的可能性 ,认为岩浆混合作用在造山带岩浆活动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马圈一带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 ,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 ,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 ,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80.
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的原始定义和实质是分类与源岩的内在联系,但由于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花岗岩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尤其在填图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西秦岭许多花岗岩既有I型特色又兼有S型特色,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图解的多解性显示了二者间无确定的界线.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以及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区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