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2391篇
测绘学   52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6553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6篇
  1950年   8篇
  1948年   9篇
  194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严坤元 《地质论评》1949,14(Z1):41-44
江西矿产,种类甚繁,分布亦广,金属有钨锡铋钼铁?金银铜铅锌锑钴等,非金属有煤瓷土重晶石石膏石墨氟石长石云母硫油页岩等。基中以钨锡灯瓷土铁锰六者蕴藏最富,前四者业已大量开采,后二者则尚未充分开发,其余各项矿产,虽分布零星,或储量不大,但均有注意之价值,堪供小规模之开采。  相似文献   
952.
莫柱孙  杜衡龄 《地质论评》1943,8(Z1):153-154
连县区之范围,东起东经112度37分,西迄东经111度47分,南自北纬24度28分,北至北纬25度18分,惟西北二境大半入桂湘版图,本文所述则仅及粤境之东南部份,全区构造最显著  相似文献   
953.
江西花岗岩之时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坤元 《地质论评》1946,11(Z1):85-94
江西境内花岗岩出露甚多,经近年来之调查,其分布情形,已渐趋明瞭,惟对于分期及时代,各凭所见立言,盖调查范围广狭不同,区内出露地层之完整与缺失,亦不一律,故主张互有出入,兹择能代表之意见,列表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954.
《地质论评》1945,10(Z2)
川康大向斜位于川西北及川康交界一带,呈一弧形。此大向斜于志留纪即具雏形,在泥盆石炭两纪时特别发育而显著,殆二叠纪后即行消减,此大向斜并未变位,亦未迁移,致其陷落地带,历经各期造山运动之影响,构成四川赤盆西部之复杂  相似文献   
955.
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是长期复杂造山作用的结果。胭脂坝花岗岩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五龙岩体群的最东部,是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2.9±3.5)、(201.0±3.0)、(202.1±2.6)、(200.4±5.4)、(~(205).5±3.3)Ma,平均年龄为(201.9±1.5)Ma,属于早中生代五龙岩体群岩浆作用中晚期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该岩体的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初始Sr同位素组成为0.704 31~0.706 78,ε_(Nd)_(t)值为-5.2~-2.0,初始Pb同位素组成相对高,(N(~(206) Pb)/N(~(204) Pb))_(t)=17.737~18.191,(N(~(207) Pb)/N(~(204) Pb))_(t)=15.511~15.574,(N(~(208)Pb)/N(~(204)Pb))_(t)=37.439~38.071。较高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说明胭脂坝岩浆源区具有扬子地块的属性;初始Sr同位素组成和ε_(Nd)_(t)值随着SiO2含量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说明胭脂坝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存在围岩物质的同化作用;结合与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如耀岭河群、武当群、碧口群)相似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胭脂坝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是具有扬子地块属性的新元古代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956.
干热岩地热开发中的钻井、储层压裂及热交换等环节均涉及高温岩石冷却的问题,为揭示其中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基于巴西劈裂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不同高温及冷却方式对花岗岩抗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5~600℃下花岗岩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遇水冷却使抗拉强度进-步下降并使其开始大幅下降的温度阈值提前到200,500℃后抗拉强度对遇水冷却更敏感。②荷载达到峰值,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突增,岩样内形成断裂区;受遇水冷却影响,岩样的振铃计数峰值和能量峰值有所下降,间接反映岩石内裂纹更发育,200~300℃时降幅均较大,300℃时和500℃后花岗岩对热处理方式较敏感。③花岗岩破裂面随温度升高由平整向粗糙曲折变化,由脆性向延性转变,遇水冷却促进岩石破裂并促使脆性向延性转变的温度区间提前。研究结果为地热开采中高温岩石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7.
Sm-Nd法及其参数εNd(O)、εNd(T)、TCHURNd、εDMNd及x,是测定花岗岩形成年龄及研究花岗岩成因类型、模式年龄及地幔物质百分比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测试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广泛使用。作者提出了Rb-Sm法的相应参数εSr(O)、εSr(T)、TURSr、εDMSr及μ做为补充,在没有Sm-Nd同位素资料的情况下,Rb-Sr同位素参数基本上可以代替Sm-Nd同位素参数。经对比,求花岗岩中幔源物质百分比时,Rb-Sr法计算值与Sm-Nd法计算值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计算花岗岩山幔源物质百分比的简化式,使该计算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58.
花岗质岩浆的生成、分异过程不仅与物理-化学条件有关,而且受控于区域构造。花岗质岩浆的上升、侵位机制除取决于岩浆与围岩的流变性质外,也受构造环境的制约。本文主要讨论花岗岩类岩浆在不同构造环境下对岩浆侵位方式的控制机理,并提出在一个完整的岩浆演化序列中,受构造活动影响发生侵位方式改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9.
关于亲花岗岩类矿床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矿床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存在成因联系的证据、亲花岗岩类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和岩石成因因素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作简短概述。矿床和火成岩在地理上的伴生、分带现象、金属与特殊种属花岗岩类之间的关系、岩体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其伴生矿床的关系以及相对年代关系,是确定矿床和火成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的依据。元素离子的电子层构造、离子半径和离子势等地球化学性质与矿石沉积地点、母火成岩成分、矿石形成方式、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矿物成分、矿质沉淀温度以及矿石形成深度等都有内在联系。花岗岩类岩荣的形成与矿质的富集、岩浆和富水流体之间的关系和造矿元素在岩浆与富水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是控制矿床形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60.
彭光忠 《岩土力学》1986,7(1):23-34
本文利用岩体力学与地质力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对葛洲坝红色岩体的地质构造特征与岩体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岩体强度特性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地质构造形迹是构成工程岩体力学问题和形成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所采取的研究途径和研究结果,对于岩体工程实践和岩体力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