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5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81.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2002,16(3):312-317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石灰用量对矿石中金的浸出和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荣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93-496
在炭浆法提金工艺的过程中发现,石灰的用量对矿石中金的浸出和浸出后对活性炭吸附金离子有着重大影响.这是由于石灰用量一过少,氰化物易造成化学损失,从而矿石中的金因氰化物不足而浸不出,而用量过多,又与积累在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在金表面和炭表面形成薄膜,从而影响金的浸出和金离子被吸附,因而,石灰的用量成为金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了 1 990年初南极长城站生活污水处理前和处理后 ,污水排海管道口水样粪大肠菌群和余氯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 :在污水处理前 ,粪大肠菌群的数量较高 ,达 2 4 0 0 0 /1 0 0 0 ml,经处理后 ,菌量急剧地降低 ,低于有关水质规定的标准 ;菌量的降低与污水处理的加氯量有关 ,加氯越多 ,菌量下降也越多。余氯浓度过高 ,可能对近海生态造成影响 ,因此在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时 ,要尽量注意控制加氯量  相似文献   
84.
85.
于2006年10月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乌江渡水库、东风水库、洪家渡水库、引子渡水库和普定水库)中微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温度、溶解氧、pH、叶绿素等用YSI 6920进行原位测定.  相似文献   
86.
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连宾 《矿物学报》1998,18(2):234-238
1992年在贵阳郊区玉米地中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GY92,为探求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对采用的有关材料和方法、相关实验所获的GY92个体形态及培养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等结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就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87.
88.
以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和杀菌剂 ,以传统含氯制剂 (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 )作为对照 ,比较其在治疗欧洲鳗细菌性疾病及改善养殖水质方面的显著特性 ,其作用活性与环境 (如 p H、温度、氨及有机物 )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 (Cl O2 )对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挠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能迅速治愈欧洲鳗的赤鳍病和肝肾病 ,且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 ,水中生化需氧量比对照组下降 10 %~ 30 % ,化学耗氧量下降 5% ,溶氧量提高 8%~ 10 %。当二氧化氯体积分数为 8m L/m3时 ,其杀菌率均高达 90 %以上 ,为氯制剂的 1.8倍 ,且活性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海水养殖中应用蛭弧菌控制病原菌的前景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由于它具有寄生和裂解细菌的生理特性,尤其是对许多致病菌有裂解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将其视为重要的生物净化因子之一。蛭弧菌在海水养殖中用于控制病原菌,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蛭弧菌对大多数海产致病菌有较强的裂解能力,能改善水质,安全环保,有可能取代抗生素,成为控制病害的新手段。本文综述了蛭弧菌在海水养殖应用方面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粪大肠菌和细菌总数在夏秋季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夏、秋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进行了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近10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表层水体分大肠菌数平均值20个/L,仅长江口的西部海域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80个/L之间,其余海域基本未检出;秋季表层水体粪大肠菌群数量平均为101个/L,变幅范围为20~24000个/L,其中横沙一带海域存在1个数量为105个/L以上的高值区;夏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表层水体细菌总数平均为6.4×102cfu/mL,变幅范围为2.0×102~7.3×103cfu/mL,高值区位于舟山群岛以东海域、长江口的中北部及南部等海域,细菌总数在103cfu/mL以上;秋季表层水体细菌总数平均为4.7×103cfu/mL,明显高于夏季,变幅范围为1.3×103~1.8×104cfu/mL,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长江口东南部、杭州湾西部、舟山海区的中北部等海域,细菌总数在104~105cfu/mL之间;1996—2005年期间,全海域及各海区粪大肠菌群数量在1999年均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在1996—1999年间海域的细菌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数量逐渐减少,估计与海域的有机污染程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