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新滨 《中国地名》2010,(5):128-130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开放先导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合并,更使其旅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建大连旅游名城核心功能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北亚海滨度假休闲的重要承接地”的“大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2.
长兴岛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设立在岛上的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告用地面积719.98公顷,于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中的重要节点,以重大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及配套等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生态工业为导向,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土地供应率水平较高,主导产业特征明显,但是土地开发强度较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3.
《青海国土经略》2012,(1):56-57
深谙官场定律,头顶无数光环,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曾在经济开发中被称为"成就奇迹"的人.然而,就是这个汤成奇最终由"经济能人"沦为腐败"祸首".因受贿3901万余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2.8亿多元,汤成奇近日被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缓.  相似文献   
54.
《浙江国土资源》2012,(7):32-33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且不可再生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资源。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已进入土地要素制约瓶颈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期、城市建设强力提升期的战略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55.
对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值法对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从管理绩效、用地效益、土地利用情况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集约利用潜力低,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引导开发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总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差异显著,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格局;② 个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三大区内部存在不同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分异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③ 探测因子决定力显示,主导三大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核心要素明显不同;在所选出的5大核心影响因素中,中西东三大区呈现出由开发区内在因子主导向城市和区域性外在因子主导的转变趋势;④ 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及核心影响因素在三大区间的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性的演变规律。由此建议:近期内,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仍应聚焦于改进其自身发展要素;而从长远看,城市性和区域性的外部因子对经开区的影响将变得日益重要,亦即是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7.
杨绍南 《辽宁地质》2001,18(1):72-74
随着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发展规模逐步加大,对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大连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同时还存在着海水入侵等诸多地质环境问题,不允许对地下水资源无节制、无规划地滥采。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尽可能满足城建绿化、环境卫生以及其它用水需求不大的原则,本文针对开发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有利地段和对策。  相似文献   
58.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i001-i001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1996年9月被中央编办和国务院特区办联合批准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宗旨,坚持小块起步、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累计引进项目486个,合同总投资额32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49个,协议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6亿美元;内资项目337个,合同总投资额201亿元。外资项目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5个。引进了日本日立、三菱、东海橡塑和英国联合利华、美国可口可乐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家。初步形成了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日立挖掘机、合力叉车等为代表的汽车与工程机械产业;以海尔电器、格林柯尔、华凌电器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联合利华、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日用化工产业;以华泰食品、统一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90%。产业积聚效应明显,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已建成主体企业15家,吸引配套企业74家,如海尔工业园吸引了海尔特钢、海景包装、海毅注塑等配套企业8家。2004年,全区实现GDP95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分别占全市的16%4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市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土体地位已日益显现。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连续4年位居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已通过ISO9001和ISO14001认证。  相似文献   
59.
60.
按照国务院“各开发区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公布”的要求,根据公告的开发区面积和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开发区四至范围文字表述和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等25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四至范围图上标示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及按边界拐点坐标计算的开发区面积与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和公告的开发区面积一致,并按要求设置了开发区界桩。现将上述开发区四至范围予以公告,同时在国土资源部网站(www.mlr.gov.cn)公布开发区四至范围、界桩坐标点号及开发区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