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7篇
  免费   3536篇
  国内免费   6017篇
测绘学   545篇
大气科学   1834篇
地球物理   2461篇
地质学   13013篇
海洋学   1461篇
天文学   268篇
综合类   871篇
自然地理   1127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746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819篇
  2014年   1094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69篇
  2010年   1010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920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794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季江徽  刘林 《天文学报》2005,46(3):282-293
用直接数值积分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的行星构型探讨了HD82943行星系统(由两颗共振的巨行星组成)的长期动力演化,同时,还研究了在相空间的轨道运动.在对系统长达107年数值积分中,发现所有的稳定轨道均与2:1共振相关联.典型地,在相同的时标内,两个共振幅角θ1和θ2同时(或其中之一)存在秤动.由于共振幅角在一定范围内的秤动,因而使两颗行星轨道半长径被约束而表现为规则运动模式.另外,利用分析模型(包含了外行星偏心率e2的因素),还讨论了对于不同取值的e2和相对近星点经度θ时,内行星在相空间的运动,并发现2:1轨道共振对于相对较小的e2以及当θ=0°时易于保持.此外,适中的e2将导致系统的两颗行星进入深度共振状态.再者,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两者都揭示了行星系统的2:1共振结构.  相似文献   
12.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0,2(4):28-35
纳尔逊岛Stansbury半岛被玄武质、玄武安山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火山碎屑岩所覆盖。区域火山岩地层对比证明其是在形成长城站地区火山岩的同一火山作用下发育起来的。据地质接触关系和岩石组合特点,初步认为该半岛火山岩地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分别形成于两期火山作用。该半岛的主要构造线方向平行于菲尔德斯海峡,这在地貌特征及次火山岩的分布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14.
天灾研究中的当代物理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当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化方法,将日-地空间量子化。借天体分层结构特征,对地震震级公式及天体引潮力激起的孤波储能触发地震的原理作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香蕉(Musa AAA)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特长果指香蕉新品系“93-1”,主要特点为植株表现中矮秆(216 cm),茎粗中等(67.1 cm),苗期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1.91,叶尖急尖,叶基凹陷呈耳垂状;果穗7~12梳,平均8.07梳/穗,穗长81.6 cm,单穗重22.8 kg,单果重213.5 g,果指数123.4条/穗,果指特长(25.8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8%;全生育期321d(春植)至368 d(夏植),约44片叶。“93-1”适宜在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高布锡 《天文学报》2005,46(3):322-330
月日潮汐摩擦和地球惯量矩变化是日长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和古生物钟数据,对过去15亿年以来的月日潮汐摩擦、地球惯量矩变化和日长长期变化等作了数值对比研究.由此得到二个重要结论:一是仅利用地球的自转形变不能解释J2的变化,这说明地球的重力分异现象至今仍存在着;其二是在几亿年前的潮汐摩擦比现在大得多,若取潮汐耗散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时,理论结果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回归年日数和朔望月日数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7.
世界地球日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4):47-47
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了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约有 2000 多万人走上街头,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 70 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 4 月 22 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到1990年4月22 日,我国原国务…  相似文献   
18.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熊耳群为玄武粗安岩-英安流纹岩组合,大红口组为粗面岩组合,属B类的过渡型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具以太华群为岩浆房的壳幔混染型成因;秦岭群和宽坪群为变拉斑玄武岩建造,属A类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具幔源型成因;二郎坪群和丹凤群属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C类石英角斑岩浆系列与A类拉斑玄武岩浆系列共存,具壳幔双层混合型成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东部金成矿区域地质特征的分析,根据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数据特征,表明中国东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变质作用过程释放的水和岩浆分异水;成矿金属组分主要来自太古宙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