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凝灰岩铀矿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4号带的主要含矿岩石英安岩和“碎斑熔岩”之外发现了新的含矿岩石凝灰岩。铀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并且含铀达7.13%。经过对舍矿凝灰岩特征、矿化与构造的关系、与铀矿物共生矿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成矿熟液来自于地壳深部,曾经经历过高温阶段。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形成大量绿泥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它们使铀酰络离子稳定性、溶解度降低而解体.使铀还原沉淀并被绿泥石、水云母等吸附。  相似文献   
62.
应用成岩岩相分析法研究非均质性储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研究表明后期成岩作用是形成靖安油田非均质性较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非均质储层的研究应该注意储层的成岩作用的影响。应用成岩岩相分析方法,通过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大量岩石显微薄片观察,将陕北盆地北部靖安油田长6储层的成岩相总结为6种常见类型,并分析了3种沉积序列与成岩相的关系。第Ⅰ种沉积序列为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主要发育绿泥石-浊沸石胶结相,在叠置水下分流河道靠近湖盆一侧;第Ⅱ种沉积序列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主要发育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第Ⅲ种沉积序列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主要发育钙质-泥质胶结相。结合上述分析,作出长62^1和长61^2两个重点含油层位储集层成岩相的平面展布,并对有利储集区块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3.
肖荣阁  隋德才 《现代地质》1995,9(2):239-243
本次区调工作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必鲁图绢云母绿泥石片岩中发现了铁铝榴石矿层,并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初步研究表明,矿化围岩属中元古代,相当于区域上的白乃庙群。铁铝榴石呈红褐色,菱形十二面体晶形,化学成分以铁、铝、硅为主,含钙、镁等微量元素。铁铝榴石属区域变质叠加热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64.
阿里西部超镁铁岩带八面体假像透辉石具有富钙贫铝的化学特点和降温降压的晶胞参数。八面体假像绿泥石具有富硅贫铝和贫铁的特点,它们都与地壳浅成热水产物的透辉石和绿泥石的化学特征完全不同。而它们可能是超镁铁岩由地幔上升侵位的早期所形成的热水交代产物。本文讨论了由尖晶橄榄石向八面体假像硅酸盐矿物转变的交代反应。  相似文献   
65.
攀西中元古结晶片岩系遭受了前进区域变质作用。盐边和米易的砂屑岩和泥质岩分别可划出:绿泥石、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和夕线石带以及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红柱石和夕线石带。在中、低级泥砂质岩石中,白云母的Na/(Na+K)比值随变质级增高。白云母、绿泥石和黑云母中的契尔马克替换范围大体上随变质级增高而降低。白云母和绿泥石之间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大致是白云母的绿鳞石含量的函数,并随变质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夕线石带,该分配系数变得很小。黑云母和白云母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有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
河南某地粘土矿中锂绿泥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粘土岩中含锂最高(Li_2O——1.76%)的16号样品分成八个粒级,采用X射线粉晶照相、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化学全分析、透射和扫描电镜以及质子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由结晶较好的细粒锂绿泥石组成,含少量的伊利石。经计算得锂绿泥石的化学式为: (Li_(0.68) Ca_(0.01) Na_(0.01))_0.70 (Al_(3.85) Mg_(0.09) Fe_(0.05)~(2+) Fe_(0.01)~(3+))_4 (Si_(3.11)Al_(0.89)O_(10))(OH)_8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估算,锂绿泥石在全岩中的含量约为85.1%,因而该样品可称做锂绿泥石粘土岩。根据锂绿泥石的共生组合和化学组成,结合显微镜下鉴定结果,推断本区锂绿泥石是伊利石在成岩作用中于较适宜的条件下转变来的。  相似文献   
67.
湖南芙蓉锡矿区是近年来新发现并正在进行勘查的新矿区,该矿区以锡矿产于花岗岩大岩体内部和潜在的巨大找矿潜力而引人注目,在野外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工作,认为芙蓉锡矿及其相关的岩浆岩在许多方面与众不同,如:产于岩体内部,蚀变花岗岩中浸染状石矿化,锡石-硫化物型及锡石-磁铁矿型等不同类型的矿化同时存在,绿泥石化发育且不同类型的锡矿化对应于不同的绿泥石成分,花岗岩类岩石低SiO2,高Sr等地球化学异常,本文主要探讨矿化及含矿岩体的某些地球化学异常并提出深部找铜的意见。  相似文献   
68.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的保护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生绿泥石可以抑制石英的胶结作用,但其抑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根据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性质及其与伴生成岩矿物的关系,综合分析了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后期成岩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自生绿泥石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对储层孔隙发育的作用.认为对储层有建设意义的是早期形成的孔隙衬里绿泥石,它通过占据石英的结晶基底并保持孔隙流体和颗粒表面的碱性条件来抑制石英颗粒的自生加大,但不能抑制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只有与高孔渗的开放环境相配合,流体运移频繁,硅质能被及时带出,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才能得到有效抑制.孔隙衬里绿泥石常与浊沸石伴生并不表明绿泥石的生成是产生浊沸石的条件,而是说明孔隙衬里绿泥石和浊沸石具有相似的形成条件,适量孔隙衬里绿泥石的存在具有指示并维持高孔渗的碱性成岩环境的意义,并预示浊沸石可能出现,而浊沸石的形成对压实作用的抑制和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岩体绿泥石化蚀变及其工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地质史上构造-热液活动复杂,岩体绿泥石化程度较高。经调查研究表明,坝区岩体绿泥石化蚀变既有热液成因,又有构造动力成因,其分布受岩性、构造、应力集中和浅表风化作用影响,在辉绿岩脉中蚀变强度最高,花岗岩中蚀变最强处往往远离断层分布,整体上由地表及深部,蚀变变弱。受蚀变影响,岩体总体性状变差,表现为变形模量偏低,结构面性状恶化。文章初步讨论了绿泥石化蚀变可能引起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产于邹家山火山岩型铀矿床深部的绿泥石进行蚀变特征、化学组成、形成环境研究,并初步探讨该矿床中的绿泥石的形成环境与铀矿化关系。指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17.64-295.30℃。矿脉中与铀矿物共生的绿泥石主要是鲕绿泥石,而围岩中则是蠕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含矿溶液沉淀时是一个还原环境,绿泥石不仅活化了火山岩中的铀,还为铀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