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804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岩芯中的榴辉岩为对象,运用EMPA和LA-ICP-MS技术,系统测定了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主量与微量元素组成,并据此讨论了它们的成岩成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CCSD主孔榴辉岩中石榴石富重稀土和Sc、Y、Co,而绿辉石则富中稀土和Pb、Sr、V,石榴石和绿辉石的高场强元素(特别是Nb、Ta)含量均很低.石榴石存在不同程度的Ce负异常,指示榴辉岩的形成过程中卷入有地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风化沉积物.石榴石具有低的Zr/Y比值,绿辉石普遍具有高的Sr含量,这些特征说明榴辉岩(特别是高钛榴辉岩)的原岩可能为遭受过壳源物质混染与交代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高钛与低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在主量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别,总体而言,高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具高的MgO含量和较高的MgO/TFeO比值,以及较高的稀土和Sc含量,而绿辉石则相对富TFeO、MnO,并具有较高的Sr、Zr、Hf含量.高钛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常出现不同程度的Eu正异常,Cr含量均显著低于低钛榴辉岩.综合分析表明,高钛榴辉岩的原岩最可能为富斜长石的辉长质侵入岩,原岩组成的差异应是导致二类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矿物化学组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床形成与柴北缘区域地壳多阶段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有关,属多因复成矿床。矿床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热变质等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来自容矿黑色岩系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相似文献   
93.
榴辉岩中绿辉石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宝贵  曹文涛 《岩矿测试》1998,17(4):249-253
通过对某地榴辉岩中伴生的有用矿物的纯矿物物质组成的研究,发现Na可作为其中绿辉石的特征性成分,且Na2O含量与其纯度呈正相关。因此,推荐用测定Na2O量并以求得的换算系数计算榴辉岩中绿辉石含量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经合成样品验证,方法的相对误差<1.7%,用于生产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性好,平均偏差<0.5%。  相似文献   
94.
北祁连加里东期俯冲-增生楔结构及动力学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新 《地质科学》1998,33(3):290-299
北祁连加里东朝俯冲-增生楔可分为浅部和深部两个单元。浅部单元主要由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及深海复理石所组成,极浅变质或没有变质。深部单元主要由HP/LT蓝片岩、透镜状的蛇纹岩、变辉长岩及绿片岩(主要为退变质产物)所组成。普遍遭受HP/LT变质作用和绿片岩相的退变质作用。两个单元同时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层次,具有类似的原岩特征。在加里东期,俯冲-增生楔共经历4期变形作用(D1,D2,D3,D4)和3期变质作用(M1,M2,M3).从D1→D4反映了俯冲-增生楔从俯冲作用→深部构造板底垫托作用→折返(构造顶蚀)→剥蚀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
碧土地区怒江缝合带由二叠纪—早三叠世蛇绿混杂岩和志留纪─晚三叠世不同类型沉积岩构成的蛇绿─构造混杂带所组成。带中零星出现的蓝闪石、3T型多硅白云母等组合表明为中高压变质带,以逆冲断裂、褶皱构造构成的双向背冲叠瓦构造为变形特征。该带经历了6个阶段的演化,最终将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和亲扬子的昌都陆块缝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今两弧夹一带之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96.
根据作物干物质增长速度曲线,利用迭代法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并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干物质累积速度。再根据干物质累积速度与绿度值的关系,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最大绿度值,并将其作为标准绿度值。以每年的绿度值的1.6次方与标准绿度值的1.6次方的比除以温度订正系数,求出水分系数,以此来评价玉米生长期水分供应状况  相似文献   
97.
98.
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全长克隆技术, 克隆得到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CYP19a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多序列比对, 发现具有芳香化酶特定保守序列, 包括一个I-螺旋区, 一个Ozol肽区, 一个亚铁血红素结合区域以及一个芳香化酶特异性结合区域。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其在绿鳍马面鲀成鱼各组织表达的情况, 发现其CYP19a基因只在卵巢中有表达; 同时也分析了其在不同卵巢发育期的表达情况, 发现CYP19a在卵黄发生后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卵巢退化吸收期表达量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宿松变质杂岩的野外地质观测、岩相学和热力学评价及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的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并对比南大别高压单元研究结果,探讨宿松变质杂岩的岩石构成和变质特征。研究表明宿松变质杂岩自北向南可分为I、II和III三个带,主体仅经历了绿帘角闪岩相至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压范围为t=398~613℃和p=0.61~1.53GPa,平均温压值为t=517℃±50℃和p=1.03±0.21GPa。该变质杂岩未显示任何蓝片岩相的变质特征,其内部也没有温度分带或连续变化的趋势。对比南大别高压单元的峰期变质条件,它们压力差至少可达p=0.92GPa,温度差可能在t=45℃,两者应在构造作用下叠置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0.
英城子热液金矿床产于张广才岭岩浆构造带东侧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内的韧脆性剪切带中。矿区内出露的辉绿玢岩中锆石的SHRIMPU--Pb测年结果表明:16个单颗粒锆石的谐和年龄值可划分为4组,分别为849.7~897.0Ma、755.6±19.2Ma、486~514.0Ma和419~451Ma。结合锆石的特征和相关地质测年结果,初步认为辉绿玢岩岩浆作用发生在麻山期或加里东期陆内造山后的地壳伸展环境内(432Ma);该区在晚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属于佳木斯地块的一部分或地壳演化与佳木斯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处于相同的地质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