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网络系统》于2011年1月14日在杭州通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为浙江省预防和减轻降雨引发的滑坡  相似文献   
32.
本刊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性期刊,季刊。1990年9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33.
本刊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性期刊,季刊。1990年9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34.
AIS专题统计分析应用系统以AIS岸基网络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采用分级、分类、定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AIS船舶运行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享,为航海及其他海洋活动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可靠和集成的综合信息服务,进一步发挥AIS系统信息的社会服务效能.文章描述了系统的实现目标、系统组成、功能模块设计及关键技术,并对系统应用前...  相似文献   
35.
全球流体通道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近取得的深反射与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为地球内部结构和流体通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依据.通过研究这些地震资料,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的几何模式.综合研究表明,地球内存在流体通道网,它连通地球外核、中幔圈、软流圈和岩石圈,是固体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通道网络象“动脉”那样把地球外核中的流体和热量向外传送,但与热羽说不同的是,不见得有对应的“静脉”存在以保持地幔质量平衡.固体地球作为多层次多要素的巨型复杂系统,其动力学过程要用浑沌理论去解释.研究地球流体活动的轨迹和吸引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活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阐述了民航气象网络的应用和维护中的一些问题,着重介绍了UNIX系统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处理。  相似文献   
37.
按照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建设的要求和部署,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的国土资源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精心设计,并多方筹集资金,集中精力,重点进行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鞍山市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市局中心会场和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城区分局(含事业单位)4个分会场,分别配置了MCU、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计算机中心的建立,它所拥有的计算机系统设备、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9.
随着气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阿克苏地区气象局规划、筹备、建设了地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为地区气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高速通道.该系统是一个集数据、语音、图像于一体的带宽宽、多功能、多服务、多业务接入的IP多媒体广域网,为阿克苏地区气象业务数据交换、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40.
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了由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和气象服务系统组成的现代化气象业务技术体系。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有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气象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探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围绕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出若干新观点和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