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78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宁夏王洼煤矿补充勘探区延安组第二含煤段中8号煤组厚度大、结构复杂,在详细叙述8煤组各分煤层特征基础上.根据标志层特征、层间距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对各分煤层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8煤层为煤组主体煤层,厚度变化小,属稳定煤层;8—2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8—3煤层为有可采见煤点但不连成片的不可采煤层;勘探区西部边界外由于地处鄂尔盆地盆地边缘存在无煤区。  相似文献   
992.
顺和西煤矿区地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和西煤矿区属华北地台型含煤沉积、石炭、二叠系为其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的二:煤层为主采煤层,埋深585~1585m。由于永城隐伏背斜两翼发育的次级宽缓褶曲及其高角度断层,控制着本区含煤地层的分布,故该矿区的地温亦受各种地质因素的作用与控制,表现为同一水平地层越老温度越高,背斜轴部地温和增温率均高于向斜轴部;中北部地温梯度较高,增温异常;南部、东北局部地温梯度较低,增温正常;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在岩浆侵入地段与非侵入地段也有明显差异。地温随深度或煤层埋深的增大而增高。二:煤层除局部较浅地段为一级热害区外,二级热害区基本覆盖全区。  相似文献   
993.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修改技术要点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提升我国煤矿防治水整体技术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本文介绍了《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的修改背景,并对修改方案与过程进行了说明。同时,根据我国近年来煤矿水害防控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所发生的重特大水害事故的深刻教训,修改编制了《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的技术要点和标准,对推动我国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千秋煤矿多种水害并存:在井田浅部,矿井主要水害为地表水、小窑水;随着采掘活动向深部转移,矿井主要水害亦转为顶板砂砾岩水。在总结该矿水文地质条规件及水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井的充水因素,近而提出了不同水害的防治措施:小窑水和地表水,应采用充填小煤矿河床采场与地表塌坑和裂缝,封填小煤窑井筒,建筑防水闸墙,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圈出疑似积水区域,并进行钻孔验证,然后再进行疏放等措施;顶板砂砾岩水,可采用井上、下物探圈出富水和构造区域,进行采前钻孔预疏放,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5.
《辽宁地质》2012,(1):48-49
在即将跨入2012年的最后几天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简称《规划》)出台。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预计投资1166亿元用于主要地区煤层气地面开发和井下抽采。  相似文献   
996.
介绍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并对比不同回线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重叠回线装置的横向分辨率较高,探测深度达数百米;大定源回线装置能够探测深部信息,且能比较详细地划分异常。  相似文献   
997.
曹丽丹 《物探与化探》2012,(Z1):178-179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层的被开采挖掘,地下会形成越来越多的采空区,采空区及其上部地层的地球物理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地震勘探能有效地解决地下物性差异明显的构造。笔者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反射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影响采空区分辨率的因素,以及采空区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煤矿实际开采验证,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勘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营城煤田古构造及聚煤、沉积环境的研究,掌握了盆地西缘饮马河断裂(F2)为走向北北东、向南东东倾斜的犁式断裂;东南缘为向盆地内倾斜的张断裂(F1),这是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裂陷作用形成众多的、彼此分割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999.
袁婷  邓英尔  蒋欢欢 《地下水》2012,(1):12-13,79
在大型矿山开采工程中,涌水量往往会影响生产和工程的进度,而且会威胁矿山开采安全。塘坝煤矿位于岷江犍为水电站库区右岸。分析了塘坝煤矿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了地下水动力学解析公式与水均衡法,计算了塘坝煤矿目前开采区的涌水量,并对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井田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分析,得出了塘坝煤矿目前开采区比较符合实际的涌水量,即水平廊道法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为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以霍州市地裂缝分布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为基础,分析近年来煤炭开采与地裂缝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得出煤炭长期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雨水的冲蚀、地下水的疏干加速了地裂缝的扩展。通过对采空区分类、采空区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确定该地区地裂缝具有非构造属性,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环境条件的改善、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