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4篇
  免费   2938篇
  国内免费   3399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1295篇
地质学   13257篇
海洋学   15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32篇
自然地理   47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440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南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周缘盆地的发育特点在基础上,根据盆地分类的理论、观点、方案,将南海及周缘的三二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划为两型十类,各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特点表明,不同类型的盆地,其油远景不同,分析在板内拉张离散环境中所形成的盆地,其含油气远景最佳,是目前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2.
103.
首次对采自青岛即墨WN部两个深钻孔中新鲜玄武岩样品进行Rb-Sr同位素测年,测定年龄值为65.77±13.6Ma。认为该年龄值代表了胶莱盆地东南缘基性火山熔岩喷发的时代上限,对于整个胶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的划分和对比具重要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台西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从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台西南盆地的地层、沉积、构造特征及油气条件,在进行盆地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盆地内的次级构造单元进行了类比,对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该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5.
蓝先洪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1-4,i001
中国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各盆地地层发育之间的差异说明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位置以及各自特有的演化历史。依据中国海域地层研究资料,论述了中国海域的前中生代地层和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6.
南黄海中西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黄海中西部海域316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粉砂是南黄海中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粒级,含量高达47%,主要粒级范围是1.14~10.13Ф,核心粒级范围是3.92~7.44Ф,底质类型主要是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质泥和粉砂。粒度R型聚类分析得出4类,第1类由5.5~10.5Ф粒级组成,第2类由-0.84~-3.2Ф粒级组成,即粗、细两端元粒级组分,第3类是3.5~4.5Ф,第4类为1.5~2.5Ф,分别对应于粉砂质砂(或泥质砂)和砂;Q型聚类分析根据不同的阈值可分为4类、6类或8类,各类归类良好,图形清晰。典型站位的分析表明,研究区的主控因素是黄海沿岸流、潮流沙脊区往复流及苏北沿岸流,各粒级组分的分布、粒度参数特征、搬运方式与海流的强弱和方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7.
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反转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现为轴向近南北的褶皱变形和沉降中心向东南方向的迁移,晚中新世至今的构造反转使盆地西北边缘的北东走向断裂发生反转逆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盆地西北部和中南部的油气聚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8.
春夏季南黄海西部沿岸低盐水入侵温跃层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春夏季期间,在南黄海春夏季南黄海西部沿岸低盐水入侵温跃层现象的研究鱼产卵场进行了4个航次的多学科调查,海洋水文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苏北浅滩外侧、成山头—石岛外侧的层化海区的温跃层中存在低盐水现象.春夏增温季节温跃层加强,低盐水入侵现象逐渐增强;入侵强度也存在年际变化.苏北浅滩入侵低盐水舌向北偏东方向延伸,水舌较宽,入侵较远;石岛附近入侵低盐水舌向南偏西方向延伸,水舌较窄,入侵较弱.温跃层中低盐水是由于沿岸低盐水入侵造成的,并与当地的潮锋现象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南海中建南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我国传统疆界线附近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大部分区域位于我国传统疆界线内。在对盆地近万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油气前景良好。盆地是属于早期断陷、后期经走滑改造而成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早期为断陷阶段,伸展型构造样式发育;中期为断坳—压扭或走滑反转阶段,产生走滑或压扭性构造样式;晚期为区域沉降阶段,以垂向沉积为主,无明显的构造样式发育。  相似文献   
110.
长江口南槽水化学特性与悬沙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允菊  张志忠 《海洋通报》1995,14(3):106-113
对长江口南槽水沙样品作了系统的理化分析。水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槽水质类型属碱金属和重碳酸盐型,而盐度因素在影响南槽水质化学成分中起主导作用,水质化学成即受河水又受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