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中国辽西中侏罗世地层发现船颌翼龙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完整的化石骨架, 建立船颌翼龙一新属新种: 李氏凤凰翼龙。它产自辽西中侏罗世的髫髻山组。具有以下特征: 上颌有11对以上牙齿, 最后一枚牙齿位置靠后, 位于眶前孔后下角的下方。翼掌骨长度大约为肱骨的55%。凤凰翼龙的发现不但增加了船颌翼龙的新成员, 而且对船颌翼龙的古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它代表目前为止最早的船颌翼龙类。为我们了解船颌翼龙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投稿日期:201×-××-×× 基金项目:××××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从事××××方面的研究,(电话)××××,(E-mail)×××× 通讯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从事××××方面的研究,(电话)××××,(E-mail)××××  相似文献   
83.
投稿日期:201X-XX—XX 基金项目:XXXX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XXX)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从事XXXX方面的研究,(电话)XXXX,(E-mail)XXXX. 通讯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从事XXXX方面的研究,(电话)XX...  相似文献   
84.
85.
北京延庆县西屯墓地共出土人骨标本510例,性别明确者406例,鉴定率为79.6%,年龄段明确者446例,鉴定率87%。男性标本175例,女性标本231例,男女性比例为0.75:1。510例个体时代分属于汉、唐、魏晋、辽、北朝、明、明清和清。为研究该墓地人口变化规律,把墓地按时代顺序划分为三组: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通过对三组样本的人口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性别,汉代组至明清组性比例反映出一个由低到正常再到低的时代变化规律,具体各年龄段的性比例存在着相似性,即随着年龄段的递增,性比例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年龄,汉代组至明清组平均死亡年龄呈增长趋势。男性平均死亡年龄高于女性的现象,自汉代就已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各年龄段死亡率3个时代组基本一致,只是汉代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壮年,北朝组和明清组则集中在中年,从而反映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古人的寿命表现出增加的规律。  相似文献   
86.
日本性别空间生产模式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媛  侯越 《世界地理研究》2022,31(3):503-513
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日本性别空间生产模式的演化过程,分析性别关系与空间生产之间的互构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日本性别空间生产模式演化分为四个阶段:基于自然分工的母权式性别空间生产、封建父权式“压倒性”性别空间生产、近代由“包容”转向“压制”的父权式性别空间生产、战后“男性限制”与“女性反抗”并存的性别空间生产。(2)性别空间生产呈现出“自然分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三条路径交替或相结合的演化规律。(3)动力机制:以规训、沉默和反抗为主要方式的性别权力博弈是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异质文化与男女主体利益的融合和对立改写了空间生产的性别秩序话语;战后美国作为外来权力主体打破了原有空间权力的内在平衡,强制性地干预了传统父权性别空间生产模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转换作为根本动力,促进了男女主体的空间流动,不断地推动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的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87.
In fish, sex determination (SD) system shows high variation. The SD mechanisms include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regulation. The research on SD system and related genes in intensively studied fish species was reviewed. Although some gen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ex-related, only DMRTlb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master sex determination gene and none of them has been util-ized in aquaculture. The variation of fish SD system, the importance of sex-related genes in evolution research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ex-related gen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fish sex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Further research needs to be done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ish SD studies in basic and applied aspects.  相似文献   
88.
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易变性,并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存在从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的各种性别类型,性逆转在鱼类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此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类群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鱼类的性别发育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并受到自身内分泌调节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其性别决定与分化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给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带来了一定难度.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20年来有关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机理及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作者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从GenBank上选取40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微卫星引物,分别在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和尼罗罗非鱼的基因组上进行扩增。40对引物中有37对(92.5%)可进行有效扩增,32对引物(80%)可检测到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其中引物UNH168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相关,在雌性个体中可扩增出二条大小不同的特异带(分别为135和171 bp),在雄性个体中则只有一条(171 bp)。将特异条带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雌雄个体中171 bp条带的序列完全相同,包括103bp的侧翼序列和34个CA重复,在雌性个体中获得的135 bp条带则只有16个CA重复。引物UNH846、UNH860和UNH995可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UNH890可鉴别出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可见,大部分的尼罗罗非鱼微卫星位点存在于奥利亚罗非鱼中。  相似文献   
90.
叉头框转录因子L2基因(foxl2)是参与多个靶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目前研究认为该基因主要参与脊椎动物的卵巢分化、发育及其功能维持,但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概述了foxl2基因结构特点,提出该亚家族主要以叉头框的6个特殊氨基酸序列与其它亚家族区分开来;总结了该基因自身的表达调控,认为可能在转录、转录后及翻译后等不同水平都存在调控;进一步对该基因在不同动物中的空间表达特征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推测foxl2基因在低等动物中具有的表达多样性可能与其功能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