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31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同样赋存于老岭地区早元古代黑色岩系的大横路、杉松岗两Co-Cu矿床基础地质特征基本一致。用ICP-MS测定了两矿床共六件样品的微量元素及PGE元素。与前人统计资料的对比认为,PGE元素的地外物质来源可能性不大,Au-PGE的异常富集是海底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矿床属于海底喷流加后期叠加改造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02.
杨航  吴鹏  张艳  韩润生  姜龙燕  江小均  管申进 《地质学报》2021,95(12):3799-3819
滇中老街子Pb Ag矿床和白马苴Au(Cu)矿床,是楚雄盆地中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体时空关系密切的两个多金属矿床,但二者成因联系不清、成矿模式不明已成为制约该区矿床理论认识与多金属成矿模式完善的关键问题.通过开展矿区不同类型岩(矿)石中黄铁矿、镜铁矿的微量元素和黄铁矿、方铅矿、辉钼矿硫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认为:①区内Pb、Ag、Au、Cu、Mo多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与源于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正长斑岩岩浆有关;②两矿床成矿流体为富Cl的流体体系.其中,老街子Pb、Ag、Cu、Mo多金属成矿流体和白马苴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正长斑岩成岩过程中分异出的岩浆流体;而老街子深部镜铁矿和白马苴晚阶段成矿流体较为复杂,可能为岩浆流体和富含δ34S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且该混合流体在迁移、沉淀成矿过程中还可能混入部分地层中的成矿物质;③相对于白马苴Au(Cu)矿床早矿化阶段,老街子Pb、Ag、Cu、Mo多金属矿化和白马苴晚矿化阶段应发生在相对高fo2和低温的环境.综合两矿床地质、岩体、矿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矿区内Pb、Ag、Au、Cu、Mo多金属在成因上具亲缘关系,受控于相同性质的岩浆作用,为同一地质构造环境和岩石建造中不同部位的产物,两矿床具有"时-空-物-演"的成因联系,共同构成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Pb-Ag-Au (Cu-Mo)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03.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山成矿带东南部的月牙山–老硐沟地区发育有月牙山、老硐沟等一系列金多金属矿床。笔者对该区典型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关键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各类找矿信息开展综合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区内的典型金多金属矿床多伴生Ag、Pb、Zn等元素,矿体受加里东—华力西期中酸性岩体、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为典型的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高磁异常体、北西–北西西向断裂、Au-Ag-Sb地球化学异常叠加部位为此类矿床的有利找矿地段。笔者采用MRAS软件对各类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共圈定4个找矿靶区,野外查证在其内均发现重要矿化线索,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