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1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352篇
地质学   4052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4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该县堆积面滑坡和层面滑坡两种典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分析其形成条件和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研究区水系特征对滑坡分布和发育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从地貌形态、岩土体结构和变形特征三个方面探讨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破坏模式。综合分析滑坡破坏具有蠕变拉裂、裂隙向扩展和滑移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滑坡治理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目前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研究还很少,其主要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来取值。本文首先分析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破坏的三种模式,然后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桩排距的破坏模式。在土拱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力学计算模型,推导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计算公式,提出桩排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是进行区域滑坡风险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滑坡演变机制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基于独立分析各因素对滑坡影响的“白箱”型评价模式具有一定风险性,同时这类评价方法要求对滑坡演变和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进行非常细致的监测和调查.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插值理论的“黑箱”型评价方法.在利用该方法对历史滑坡点的规模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法获取研究区的滑坡危险性区划,并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验证了运用该方法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基岩标是指在覆盖有松散地层的区域内为更准确测定地面沉降量,穿过覆盖层埋设在稳定基岩卜的标杆直通地面,经过保护处理作为相对稳定的基岩水准点。具有标孔要求高、基岩面判层准确、标杆安装要求高等特点。通过浙江省宁波市2座基岩标施工的实践,探讨了确保基岩标质量的关键技术和控制措施,对实际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朱英  王迪  赵宪富 《探矿工程》2012,39(5):71-74
在松江河石龙电站边坡加固工程中,采用小直径抗滑桩加锚杆的桩锚联合支护体系,替代单纯的大直径抗滑桩,解决了陡峭边坡大型设备无法使用问题。采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解决了人工填石层钻孔坍塌及不能用水做循环介质的问题。介绍了该边坡治理方案及其施工技术,对陡峭边坡灾害治理工程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SHALSTAB和TRIGRS等浅层滑坡物理确定性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入渗动态守恒的瞬态降雨入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初期降雨过程、降雨历程以及饱和非饱和入渗过程,证明了SHALSTAB模型是该模型的特殊形式,并克服了TRIGRS模型参数繁多及一维入渗路径的问题.将无限边坡模型、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和GIS进行耦合,研发了可用于大范围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的集成系统,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参数和降雨特征即可对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8.
卢生强 《新疆地质》2012,30(1):109-112
对武当山隧道进口处Ⅰ号和Ⅱ号滑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Ⅰ号和Ⅱ号滑坡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利用Flac3d软件对Ⅰ号滑坡在天然及饱和状态时的应力应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降雨入渗是加剧武当山隧道进口处滑坡活动触发因素.为保证襄渝铁路运营安全,建议对Ⅰ号滑坡进行削坡处理,对Ⅱ号滑坡在前缘设置抗滑桩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小而肥”油田油气成藏特点,以贝尔凹陷贝中油田为例,在对其探评井及开发井测井曲线、地震解释成果、测井解释资料、试油试采动态开发数据研究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其断裂系统拆分结果,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和油藏解剖得知,贝中油田南一段主力油层在“满凹含油”的基础上,形成含油性差区或水区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断层断失作用造成目的层内主力...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滑坡的预测精度,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各自优缺点及互补性的分析,建立了GM—BP串联组合预测模型。模型首先采用等维动态GM(1,1)模型进行初步预测,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初步预测的结果进行训练及仿真,通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参数的判定选取,获得组合模型预测值。以茅坪滑坡为例,对位移进行了预测。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GM—BP串联组合预测模型在短期预测精度上高于单一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