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8篇
  免费   2067篇
  国内免费   3162篇
测绘学   620篇
大气科学   1390篇
地球物理   2348篇
地质学   6093篇
海洋学   1150篇
天文学   207篇
综合类   1225篇
自然地理   148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西向基底卷入型冲断带,奥陶纪末和中二叠世末发生冲断。巴西断裂和塔参2井南断裂是海西期的正断层。塔里木古板块古生代的发育受邻侧的造山带演化制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奥陶纪末的冲断是继承基底构造发育的。塔中地区的近北西向断裂是晚寒武世的新生断裂,加里东运动可分为两幕:奥陶纪末的冲断(艾比湖运动)和晚志留-中泥盆世的冲断-走滑,后者向西明显减弱。塔里木西部的部分北西向断裂(如康西断裂)可归入塔中北西向断裂系。北东向的玛东断裂带是其西的向北(东)冲断的吐木休克断裂带与其东的向南偏东冲断的塔中8-1井——塔中5井断裂带之间的调节断层。  相似文献   
42.
四川省华蓥市赵子秀山变形体的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秀山变形体位于华蓥市西北部,变形体一旦失稳将直接对华蓥市造成威胁。本文从斜坡地质结构、变形破裂特征、地貌演化及人类工程活动(采煤)入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变形体的变形机制。研究表明变形体的形成是下部含煤层的中倾角反向层状结构斜坡在河谷下切过程中发生倾倒-拉裂变形所致,同时,后期的采煤活动对拉裂变形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3.
川西108国道高位崩塌成因与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5月25日于川西108国道某段发生的高位崩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地质调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爆破振动效应分析以及历史崩塌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地形高陡、岩体破碎及降雨诱发等是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爆破振动对其也有轻微间接影响。根据边坡形态及塌落高度,运用运动学原理及能量法还对崩塌体的撞击速度及冲击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4.
深层地下水及其可利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层地下水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特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现代补给来源很少、恢复更新速度极其缓慢的地下水。国内外专家对区域大型沉积盆地中的深层地下水的运移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存在水力连续性。尽管在学术上存在着主张和反对开采深层地下水的争论,但实际情况却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国家和地区正在开采或计划开采深层地下水,并且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主要是开采其储存量,其可利用限度取决于是否允许消耗其储存量及允许消耗多少储存量。开采战略要么是选择长期开采要么是选择替代解决办法,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分阶段、分层位开采并给予其足够恢复、更新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5.
在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各类水样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都思兔河中段,对于相对惰性的组分,河水的化学成分由湖水与地下水混合形成;但对于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分,湖水在向下游运动的过程中,其化学成分明显受到了化学反应的影响。论文使用Cl-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出该段河水中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在50%以上;并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及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结果,确定石膏的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以及CO2逸出是河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化学作用,通过对化学反应量的计算,恢复了湖水与地下水仅发生了简单混合作用的混合水的成分。  相似文献   
46.
试论南海暖流和黑潮南海分支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普遍认为:南海环流是季风控制的风漂流。但是,近年来发现:在南海北部陡峭的陆坡区域,终存在着两支反平行的海流,即流向东北的“南海暖流”和流向西南的“黑潮南海分支”。在冬季盛行较强的东北季风下,南海暖流不但还逆风流动,并反而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47.
国外软骨藻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骨藻酸相继从一些海洋红藻和硅藻中被发现并分离出,研究表明其为神经毒素、递质,当它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发生胞溶现象,从而破坏边缘系统结构而产生记忆力丧失等症状。目前,检测其含量有化学和生化二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8.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全面提高对海域的综合管理能力,推进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与《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联合开展“海域使用管理”有奖征文活动。从2005年第4期开始,征文已陆续在本刊“海域使用管理专栏”中刊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主要对1983-1996年间关于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通过鱼类划性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和体风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外源生长激素在鱼体内不会产生积累。鱼类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和释放抑制因子(SRIF)的双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神经肽(NYP)对鱼类生长激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