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荣燮阳 《测绘通报》2001,(11):29-30,33
根据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采取若干措施后,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特殊困难地段的高程传递。  相似文献   
122.
123.
涌砂是影响水井寿命和水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成井工艺中多采用缠丝滤水管,有些由于井深,或井孔偏斜,排浆不彻底等造成填砾不当,致使井中涌砂,影响水质以致报废。为探索修复涌砂井,满城钻井队和一些单位,利用贴砾滤水管成井不需填砾料这一特点,进行了修复涌砂井的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太原地电台因埋设地下水管引起的干扰,得出地下水管对ρ_S曲线的干扰无确定的形态。对这种无确定形态的干扰特征,目前还无法排除,所以应及早研究对策。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如果在地电台布极区内,埋设地下水管,应尽量避免或避开异常阶段,施工最好避开冬季。如果水管埋下以后,干扰条件一直处于不稳定,则必须适当改变极距或搬迁台址。  相似文献   
125.
研究采用移动道路测量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普查并建立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部件数据库。基于直观的城市实景影像成果,构建二、三维一体化的数字城管综合管理及展示平台,全面掌握城市部件设施的分布和运行状况,为广州市数字城管深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及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26.
河北省由于地下水持续超采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活动强度超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并缺乏及时有效的预警。为了构建更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解决以往预警方法需要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预警区间值,水位的区域差异导致的宏观性评价困难、工作量巨大且无法动态修正的问题,从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采用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判法,建立承载本底、承载状态2个层面的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主,水位变化幅度加以修正的“双控联动”预警方法,实现两指标的动态联动且无需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区间。研究表明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承载本底整体较好,但由于开发利用程度高,承载状态多处于超载状态,承载能力太行山中南部高于北部及燕山山区、坝上地区,山前冲洪积平原优于中部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受咸水分布、工农业生产取水量大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红色及橙色预警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平原中部冲湖积平原的沧州、衡水地区、太行山山前平原邯邢交界区域及城市市区周边。评价及预警结果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吻合。该评价方法具有区域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好、数据易获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7.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非常高。2007年某市拟建超高层建筑,详勘揭露地表80 m以下地层中分布深埋串珠状溶洞,溶洞顶板厚度薄,串珠状溶洞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及连通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多,若建筑基础浅埋,则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若建筑基础深埋,则因套管回收及溶洞处理等问题施工的可行性差。设计原则最终确定为基础浅埋方案,首先初步确定满足地基稳定性的前提条件,随后工程设计及施工各专业围绕单桩承载力问题进行讨论并修改专业方案,最终决定应用当时的创新工艺-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解决单桩承载力问题。该工程终于在2010年得以推进。工程一期建成后平均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均很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此次多专业技术联动是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的一次成功尝试,相比目前质量进度管理一体化更具前瞻性,也是今后技术优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8.
上个月,笔者到医院割去了已有近10年生长史的鼻息肉,经过近一个月的恢复,长期困扰自己的呼吸不畅、香臭不闻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鼻息肉只是息肉类的一种,以其生长位置的不同,还有声带息肉、胃息肉、肛肠息肉等等,它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这块多余的肉,轻者造成肌体运行异常,让人生活痛苦,重者则可能发生病变,危及生命。由此联想到,在我们生活里、工作中、思想上也有不少"息肉",这些"息肉"如果不及时割去,则会像慢性  相似文献   
129.
关峰  刘浩  曹巍 《测绘科学》2012,37(3):93-95
灾情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辅助应急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二三维GIS各自的优点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可视化系统中,并通过一定的联动机制使2者的数据显示与操作同步,着重介绍了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二三维混合结构的GIS,同时包含二、三维GIS环境并支持二三维联动模式下的灾情可视化和相关分析工作,最后以巨灾综合信息集成显示系统为例,并给出了二三维联动实现的基本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0.
应法国气象局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市气象代表团由张土祥副局长率队一行6人(其中一人为上海市公安局应急联动中心副主任),于2008年12月8~14日对法国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在相关部门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